需要聘請外籍看護的家庭,您是否正在尋找最新的補助方案? 2023年政府針對外籍看護補助政策進行了調整,提供雇主部分薪資補助,以減輕經濟負擔。想要了解最新補助方案、申請資格、所需文件和申請流程嗎?本篇懶人包將帶您深入解析,並分享外籍看護聘僱的注意事項,助您順利完成申請程序。
2023外籍看護補助懶人包:申請指南與注意事項大公開!
隨著台灣社會邁入高齡化,外籍看護的需求日益增加,而政府也推出多項補助方案,減輕雇主聘僱外籍看護的經濟負擔。然而,外籍看護的申請流程繁瑣,相關政策也時常更新,讓許多雇主感到困惑。因此,我們特別整理了2023年外籍看護補助的最新資訊,包含申請資格、所需文件、補助金額、申請流程等,並針對常見問題提供詳細解答,讓您輕鬆掌握申請要點,避免掉入常見陷阱,順利聘請外籍看護照護家人。
首先,您需要了解的是,外籍看護補助主要分為兩種:政府補助和雇主自付。政府補助部分包含基本工資補助、看護費補助、訓練費用補助等,而雇主自付部分則包含仲介費用、機票費用、保險費用等。了解這些基本資訊後,您才能更清楚地評估自己的財務狀況,並選擇適合的補助方案。
此外,申請外籍看護還需要考慮許多因素,例如長輩的健康狀況、家庭的經濟狀況、外籍看護的語言能力、外籍看護的照顧經驗等。建議您在申請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並諮詢相關單位,例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外籍勞工仲介公司等,以確保申請過程順利,並找到合適的外籍看護照護家人。
本篇文章將帶您深入了解2023年外籍看護補助的最新政策,並提供申請流程、注意事項、常見問題等實用資訊,幫助您輕鬆掌握申請要點,順利聘請外籍看護照護家人。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為您解開外籍看護補助的迷思,讓您在聘請外籍看護的過程中,能省心省力,安心照護家人。
2023年外籍看護費用補助申請資格
2023年開始,政府針對需要長期照顧的家庭推出了外籍看護費用補助政策,希望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讓家人能安心接受照護。想要申請外籍看護費用補助,必須符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制定的資格條件,以下列出幾個重點,讓您快速了解自己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 申請人需為中華民國國民:必須具有中華民國國籍,才能申請外籍看護費用補助。
- 被照顧者需符合特定條件:被照顧者必須符合以下其中一項條件:
- 失能等級:依據「長期照顧服務需求評估」結果,被照顧者需達到失能等級2級以上。
- 身心障礙者:被照顧者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且符合特定條件。
- 重大傷病者:被照顧者需領有重大傷病卡,且符合特定條件。
- 家庭收入需符合標準:申請人家庭的每月平均收入需符合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所制定的標準,詳細標準可參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官網。
- 外籍看護需合法聘僱:外籍看護必須透過合法管道聘僱,並取得合法工作證,才能申請補助。
- 其他資格條件:除了上述條件外,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可能還會根據實際情況,設定其他資格條件,建議您在申請前務必詳細閱讀相關資訊,以確保符合資格。
如果您符合上述資格條件,就可以開始準備申請外籍看護費用補助。接下來,我們將會詳細說明申請流程,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讓您順利完成申請。
外籍看護補助2023.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外籍家庭看護工有什麼補助?
除了經濟弱勢家庭,一般家庭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也有機會獲得政府補助!根據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最新政策,如非屬經濟弱勢的一般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雇主,每月可獲得1,500元的補助,最多補助至4個月,也就是說外籍看護費用補助最高可達6,000元。這項補助政策的目的是減輕一般家庭聘僱外籍看護工的經濟負擔,讓更多家庭能夠獲得專業的居家照護服務。需要注意的是,這項補助方案的有效聘僱期間落在111年8月10日至111年12月31日間,也就是說,如果您是在這段期間內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就可以申請這項補助。申請期限為112年1月3日前,請務必把握時間,以免錯過申請資格。想要申請補助的雇主,可以透過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網站或電話諮詢了解相關資訊,並準備好所需的申請文件,例如聘僱契約、外籍看護工的護照影本等等,以便順利完成申請程序。
補助對象 | 補助金額 | 補助期限 | 申請期限 |
---|---|---|---|
非屬經濟弱勢的一般家庭聘僱外籍家庭看護工雇主 | 每月1,500元,最多補助4個月 (最高6,000元) | 111年8月10日至111年12月31日 | 112年1月3日前 |
外籍看護薪資行情與費用分析
許多家庭在決定聘請外籍看護時,最關心的莫過於薪資費用。2023年,外籍看護薪資行情持續上漲,尤其在北部地區,雇主每月應付薪資已上漲至25000元,若加上就業安定費與健保費,雇主每月約負擔3萬元。中南部外籍看護月薪行情則在20000~23000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外籍看護實際獲得的薪水,會因每家仲介公司「抽佣」比例不同而有所差異。近期也有不少家屬遇到仲介主動「建議」,聘雇外籍看護每人每月應加薪至少2000元,說法多是避免外籍看護消極怠工、想轉換雇主,或是直接逃跑(移工逃跑後,雇主依法3個月內不得再申請外籍看護)。
雇主在聘請外籍看護前,應先了解清楚仲介公司的抽佣機制,以及實際需要負擔的總費用。建議多方比較不同仲介公司的服務內容與費用,並選擇信譽良好、服務透明的仲介公司。此外,雇主也應做好心理準備,隨著市場行情變化,外籍看護薪資可能持續上漲,需要預留相關預算。
除了薪資費用之外,雇主還需要考慮其他相關費用,例如:
- 仲介服務費:仲介公司會收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通常為外籍看護年薪的10%至20%。
- 機票費用:外籍看護來台的機票費用由雇主負擔,通常約為2萬元左右。
- 保險費用:雇主需要為外籍看護投保勞工保險及全民健康保險,費用依法規定繳納。
- 生活費用:雇主需要提供外籍看護食宿,並支付其生活開銷,例如:餐費、交通費、通訊費等。
雇主在聘請外籍看護前,應做好充分的財務規劃,並預留足夠的預算,以確保能夠負擔相關費用。
申請外籍看護所需文件
完成申請外籍看護的第一步,就是準備好所有必要的申請文件。這些文件將會證明您的申請資格,並協助政府單位審查您的申請。以下列出初次申請聘僱家庭外籍看護工所需的必要文件,請您仔細閱讀並準備齊全:
- NAF-005-1家庭看護工初次招募申請書: 這是申請外籍看護的正式文件,請您務必詳細填寫所有欄位,並確認資訊正確無誤。您可以至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下載申請書表格。
- 申請人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本: 這是證明您身分的必要文件,請您提供清晰可辨識的影本。
- 審查費新臺幣200元整(費用請事先繳納完畢,填寫於申請書表審查費收據欄位): 申請外籍看護需要繳納審查費,請您事先繳費並將收據填寫於申請書表格中。
除了上述文件外,您還需要準備以下文件,以證明被看護者的照護需求:
- 被看護者之戶口名簿影本: 證明被看護者與您的關係,以及被看護者的年齡和地址。
- 被看護者之身心障礙證明或診斷證明: 證明被看護者有全日照護需求,例如失能等級證明、醫師診斷證明等。
- 被看護者之醫療費用收據或證明: 證明被看護者有醫療照護需求,例如醫院收據、醫療費用明細等。
請注意,以上文件僅供參考,實際所需文件可能因個人情況而有所不同。建議您在遞交申請文件前,先向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確認所需文件,避免因文件不足而影響申請審核。
外籍看護補助2023結論
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您更了解2023年的外籍看護補助政策,以及如何順利完成申請程序。在您聘請外籍看護之前,請務必仔細閱讀相關資訊,並做好充分的準備,以確保申請過程順利,找到合適的外籍看護照護家人。除了申請外籍看護補助之外,也要留意外籍看護的薪資行情、相關費用,以及聘僱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才能在合法、安全、合理的條件下,為家人找到最佳的照護方案。
如果您在申請外籍看護補助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建議您諮詢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或外籍勞工仲介公司,以獲得更專業的協助。讓我們一起為長輩創造安心、舒適的生活環境,讓他們在人生的晚年,能夠得到最好的照顧。
外籍看護補助2023 常見問題快速FAQ
外籍看護費用補助申請流程是怎麼樣的?
外籍看護費用補助的申請流程大致上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 準備申請文件: 首先,您需要準備好所有必要的申請文件,例如國民身分證、戶口名簿、被照顧者的診斷證明、薪資證明等,詳細文件清單請參考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網站。
- 遞交申請文件: 準備好文件後,您可以選擇線上或到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服務站遞交申請文件。
- 審核流程: 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會對您的申請文件進行審核,確認您是否符合申請資格。
- 核准補助: 如果您的申請通過審核,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會通知您,並開始發放補助款。
建議您在申請前先聯繫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了解最新的申請流程和相關規定,以確保您的申請順利進行。
外籍看護補助金額如何計算?
外籍看護補助金額會依照申請人的家庭收入和被照顧者的失能等級來計算。政府補助的項目主要包括:
- 基本工資補助:政府補助外籍看護的基本工資,但上限會依照家庭收入而有所不同。
- 看護費補助:政府會補助部分的看護費用,金額依被照顧者的失能等級而有所不同。
- 訓練費用補助:外籍看護接受政府認可的專業訓練,政府會補助部分的訓練費用。
實際的補助金額需要您依照自己的情況,上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的網站進行線上計算,才能獲得準確的資訊。
聘僱外籍看護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聘僱外籍看護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除了財務規劃之外,還需要注意以下幾個重點:
- 仲介公司選擇: 選擇信譽良好的仲介公司,並仔細閱讀合約內容,避免發生勞資糾紛。
- 外籍看護的資格: 確認外籍看護的專業技能、語言能力、照顧經驗等是否符合您的需求。
- 照顧契約: 與外籍看護簽訂合約,明確規定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並詳細記載工作內容、薪資待遇、工作時間、休假等事項。
- 外籍看護權益: 尊重外籍看護的人權,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和工作條件,並避免歧視或虐待行為。
建議您在聘請外籍看護之前,多方了解相關資訊,並諮詢相關單位,例如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以確保您的權益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