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申請陪診服務?必學攻略,完整教學!

想要順利申請陪診服務,你需要提前做好準備。首先,確認預約日期和地點,並告知服務提供者你的出行方式,以及服務使用者的身體狀況、活動能力或病歷等資訊,以便他們能提供最合適的陪診服務。大部分服務提供機構都需要提前數個工作天預約,如需即日預約可能會產生附加費用。目前,社福和私營機構都提供陪診服務,你可以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機構。

可以參考 眼翳病症狀,及早發現及時治療,守護清晰視力

申請陪診服務的第一步:確認預約日期和活動地點

在您決定申請陪診服務之前,首要步驟是確認預約日期和活動地點。這將有助於您選擇最適合您的服務提供者,並確保他們能夠滿足您的需求。例如,如果您需要陪同前往醫院進行複雜的檢查,您可能需要選擇提供醫療專業知識的陪診服務。而如果您只是需要陪同前往社區診所進行簡單的檢查,您可能只需要選擇提供基本陪同服務的機構。

在確認預約日期和活動地點後,您需要提供以下詳細資訊給服務提供者:

  • 出行方式: 您需要告知服務提供者您如何前往活動地點,例如您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需要私人交通工具接送,還是需要其他特殊安排。
  • 服務使用者的身體狀況: 您需要提供服務使用者的身體狀況資訊,例如他們是否需要輪椅、拐杖或其他輔助工具。
  • 活動能力: 您需要告知服務提供者服務使用者的活動能力,例如他們是否可以自行行走、是否需要協助上廁所或進食。
  • 病歷: 您需要提供服務使用者的病歷,例如他們患有哪些疾病、正在接受哪些治療、是否需要特殊照顧等。

提供這些詳細資訊可以幫助服務提供者更準確地評估您的需求,並提供最合適的陪診服務。

大部分服務提供機構都需要在數個工作天前預約,如果您需要即日預約,可能會收取額外的附加費用。因此,建議您盡早預約,以確保您能夠獲得所需的服務。

如何選擇陪診服務?

選擇陪診服務時,需要考慮老人的實際需求,才能找到最合適的方案。我們建議你可跟據上述的服務內容進行初步選擇,例如需要陪診服務的老人是否有傷口需要由專業的保健員小心處理、是否需要使用胃喉餵食、個人活動能力的限制程度、個人自理能力程度等等。以下列出一些關鍵因素,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選擇陪診服務:

  • 傷口處理: 若老人有傷口需要處理,建議選擇提供專業保健員陪診的服務,他們具備專業知識和技能,可以協助傷口護理和消毒,確保傷口得到妥善照顧。
  • 胃喉餵食: 若老人需要使用胃喉餵食,建議選擇提供護理師陪診的服務,他們熟悉胃喉餵食的操作流程,可以確保老人安全有效地接受營養補充。
  • 活動能力: 若老人活動能力有限,需要協助行走或乘坐輪椅,建議選擇提供陪診員陪診的服務,他們可以協助老人移動,確保安全和舒適。
  • 自理能力: 若老人自理能力較弱,需要協助穿衣、洗漱、如廁等日常生活活動,建議選擇提供護理師陪診的服務,他們可以提供全面的照顧,滿足老人的日常生活需求。
  • 預算: 不同的陪診服務方案價格有所差異,建議根據預算選擇合適的方案。專業保健員陪診的價格通常較高,普通陪診員陪診的價格則相對較低。
  • 服務時間: 不同的陪診服務方案服務時間有所差異,建議根據老人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服務時間。例如,有些陪診服務方案只提供半天服務,有些則提供全天服務。

假如你有疑問或不清楚那一項服務較適合,亦可直接致電3703 3250查詢。

如何申請陪診服務?必學攻略,完整教學!

如何申請陪診服務.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自主健康管理者可以陪病嗎?

在疫情期間,探病需要格外謹慎,以保護自身和病人的健康。自主健康管理者,也就是剛從國外返台或接觸確診者後,需要進行自主健康管理的人,是否可以陪病呢?根據現行規定,自主健康管理者是禁止前往醫院陪病的。這項規定是為了防止疫情擴散,避免自主健康管理者在潛伏期內將病毒傳染給其他病患或醫護人員。

不過,如果自主健康管理者沒有出現任何COVID-19相關症狀,例如發燒、咳嗽、腹瀉、嗅味覺異常或呼吸道症狀,可以依據「開放民眾自費檢驗COVID-19申請規定」進行採檢。只要採檢結果為陰性,就可以前往醫院探病。但需要注意的是,採檢陰性結果僅代表採檢當下沒有感染,不代表未來不會感染。因此,即使採檢結果為陰性,也應該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例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以降低感染風險。

此外,探病時應避免與病人過度近距離接觸,減少感染風險。探病時間也應盡量縮短,避免長時間停留。探病後,更應主動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

總之,自主健康管理者在疫情期間,即使沒有症狀,也應避免前往醫院陪病。若有探病需求,應先進行採檢,並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以降低感染風險。

自主健康管理者陪病相關規定
情況 陪病規定 建議
自主健康管理者且有COVID-19相關症狀 禁止前往醫院陪病 請勿前往醫院,在家休息並與醫療單位聯繫
自主健康管理者且無COVID-19相關症狀 進行採檢,結果為陰性後可前往醫院探病
  • 採檢後請務必做好個人防護措施,例如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離等。
  • 探病時避免與病人過度近距離接觸,減少感染風險。
  • 探病時間盡量縮短,避免長時間停留。
  • 探病後主動進行自我健康監測,如有不適症狀應立即就醫。

陪診員和保健員的區別

除了陪診服務外,您可能還會聽到「保健員」這個名詞。陪診員和保健員雖然都與長者照護有關,但服務內容和所需資格卻有很大的差異。簡單來說,陪診員主要負責陪同長者覆診,協助處理相關事務,例如預約掛號、繳費、拿藥等,同時照顧長者生活所需,例如協助上下輪椅、拿取物品等。陪診員的入職門檻較低,所需醫護知識要求不高,因此收費也較低。

保健員則需要具備一定的醫護知識和技能,能夠執行既定的醫療程序,例如派藥、更換及護理喉管及造口袋、傷口護理、洗腎、注射胰島素、喉管餵食、服用處方藥物等等。保健員的工作內容更專業,需要更深入的醫護知識和技能,因此收費也較高。

舉例來說,如果您的長者需要定期洗腎,那麼您就需要聘請保健員,因為洗腎需要專業的醫護知識和技能,陪診員無法勝任。但如果您的長者只是需要陪同覆診,協助處理相關事務,那麼聘請陪診員就足夠了。

選擇陪診員或保健員,需要根據長者的實際需求和家庭的經濟狀況來決定。如果您不確定哪種服務更適合您的長者,建議您諮詢專業的長者照護服務機構,他們可以根據您的長者情況,提供專業的建議。

陪診要多少錢? 陪診 收費如何?

陪診服務的收費方式會因機構而異,但大致上會以每小時計算,價格介乎$60至$200不等。部分機構會因應服務地點的偏遠程度而加收附加費。此外,大部分機構亦會設有最低消費,通常以3小時起跳。值得留意的是,陪診服務的收費會因服務時間而有所不同。辦公時間內(一般指星期一至五的上午9時至下午5時)的收費會較低,每小時約$60-$130;而非辦公時間(包括晚上、周末及公眾假期)的每小時收費則會較高,由$80-$200不等。

除了時薪外,部分機構或陪診員亦會設有年齡限制,僅服務60歲以上人士。另亦有機構以3小時服務時數起跳,例如3小時收費$200,4小時收費$280,以此類推。建議您在選擇陪診服務時,仔細了解不同機構的收費標準和服務內容,比較不同機構的價格和服務質素,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以下列舉一些影響陪診服務收費的因素,供您參考:

  • 服務時間: 辦公時間內收費較低,非辦公時間收費較高。
  • 服務地點: 偏遠地區收費較高。
  • 服務內容: 包含的服務項目越多,收費也越高。
  • 陪診員資歷: 經驗豐富的陪診員收費較高。
  • 語言能力: 能夠以多種語言溝通的陪診員收費較高。

在選擇陪診服務時,除了價格外,也要考慮其他因素,例如陪診員的資歷、經驗、服務態度等。建議您多比較不同機構的服務,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可以參考 如何申請陪診服務

如何申請陪診服務結論

申請陪診服務並不複雜,但事前做好功課,就能更有效率地找到最適合您的服務!確認預約日期和活動地點,並提供清楚的個人資訊,如出行方式、身體狀況、活動能力和病歷,能讓服務提供者更準確地評估您的需求,並提供最合適的陪診服務。大部分服務提供機構都需要提前預約,避免臨時才申請而造成延誤。您可依自身需求選擇合適的服務提供機構,例如社福機構或私營機構,並比較不同機構的收費標準和服務內容,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了解「如何申請陪診服務」的步驟,讓您在面對醫療就診時能夠安心,獲得必要的支持與照護。無論您或您的家人需要陪診服務,只要掌握以上訣竅,就能輕鬆申請,享受更便捷、安全的醫療照護體驗!

如何申請陪診服務 常見問題快速FAQ

我該如何找到合適的陪診服務提供者?

您可以透過以下方式找到合適的陪診服務提供者:

  • 搜尋引擎: 在網路搜尋引擎上輸入“陪診服務”或“陪診員”等關鍵字,查看相關的搜索結果。
  • 社群媒體: 在社群媒體平台上搜尋相關服務提供者或社團,例如 Facebook 或 LINE 群組。
  • 政府網站: 瀏覽政府網站,例如衛生福利部網站,查看是否有相關的服務資訊或機構推薦。
  • 長照機構: 聯繫您附近的長照機構,詢問他們是否有陪診服務或合作的陪診服務提供者。

陪診服務需要提前多久預約?

大部分服務提供機構都需要提前數個工作天預約,以確保能夠安排到合适的陪診員。如果您需要即日預約,可能會收取額外的附加費用。建議您盡早預約,以確保您能够獲得所需的服務。

陪診服務的費用是多少?

陪診服務的收費會因機構而異,但大致上會以每小時計算,價格介乎 $60 至 $200 不等。部分機構會因應服務地點的偏遠程度而加收附加費。此外,大部分機構亦會設有最低消費,通常以 3 小時起跳。您也可以參考文章中的 “陪診要多少錢? 陪診 收費如何?” 了解更多關於陪診服務收費的資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