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看護工的休假規定一直是雇主和看護工之間的爭議點。許多人認為家庭看護工不適用勞動基準法,因此不需要放假,但事實上,雖然家庭看護工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但他們仍然享有最低工資保障和法定休假。家庭看護工的休假規定是以契約約定為主,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可以協商並簽署契約,明確規定例假的時間和頻率,甚至可以約定每週日作為例假。除了例假之外,家庭看護工還享有年假、病假、產假、陪產假、育嬰假等相關休假。雇主和家庭看護工都應該瞭解相關法規,並簽訂合約明確規範休假相關內容,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可以參考 居服員與照服員大不同!一張表搞懂差別
家庭看護工的例假規定
家庭看護工的休假規定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議題。許多雇主認為,家庭看護工不適用勞動基準法,因此不需要放假,然而,這種觀念並不完全正確。雖然家庭看護工不適用勞動基準法,但他們仍然享有最低工資保障和法定休假。根據現行法規,家庭看護工的例假規定並不像一般勞工適用「一例一休」,而是以契約約定為主。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可以協商並簽署契約,明確規定例假的時間和頻率。
舉例來說,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可以協商,約定每週日作為例假。但是,雇主不能強迫家庭看護工放棄例假。這意味著,家庭看護工有權利要求雇主提供例假,而雇主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絕。
需要注意的是,家庭看護工的例假規定並非強制性規定,而是以契約約定為主。因此,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在簽訂合約時,應詳細協商例假的時間和頻率,並將其明確載明於合約中。這將有助於保障雙方的權益,避免日後產生爭議。
此外,除了例假之外,家庭看護工也享有其他休假,例如年假、病假、產假、陪產假、育嬰假等。這些休假權利同樣需要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在簽訂合約時明確約定。
總而言之,家庭看護工享有休假權利,雇主不應剝奪這些權利。雇主和家庭看護工都應該瞭解相關法規,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新增產假:讓您安心休養,迎接新生命
2019年僱傭(修訂)條例的通過,為懷孕女性帶來了一項重大利好消息:法定產假由原本的10星期增加至14星期,讓準媽媽們可以擁有更多時間休養生息,迎接新生命的到來。這項新增的4星期產假,從2019年12月11日起正式生效,適用於所有在香港受僱的女性僱員。 值得注意的是,新增的4星期產假薪酬將由政府承擔,以僱員每日平均工資的80%計算,每名僱員上限8萬元。 僱主可以向政府申領新增產假薪酬,減輕他們的經濟負擔。
新增產假條例的實施,不僅讓女性僱員享有更長的休假時間,更重要的是,它也為她們提供了更充足的休息和恢復時間,讓她們能夠更好地應對懷孕和生產帶來的生理和心理變化。 此外,新增產假也為僱主提供了更多時間尋找合適的替換人選,確保工作流程的順暢。
以下列舉新增產假條例的重點內容:
- 產假總時長: 14星期,包括原有的10星期產假和新增的4星期產假。
- 新增產假生效日期: 2019年12月11日。
- 新增產假薪酬: 由政府承擔,以僱員每日平均工資的80%計算,每名僱員上限8萬元。
- 申請方式: 僱主可向政府申領新增產假薪酬。
新增產假條例的實施,是香港社會對女性僱員的重視和支持,也是對家庭和社會發展的投資。 它不僅保障了女性僱員的合法權益,也促進了職場的性別平等和社會的和諧發展。
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強化外籍家庭看護工休假權益,讓照顧更安心
為了強化外籍家庭看護工的休假權益,政府推出了「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實施計畫」,為符合資格的家庭提供額外的短期照顧服務。這個計畫不僅保障了外籍看護工的休息時間,也減輕了照顧者的負擔,讓家庭照顧能更順利、更安心。
這個計畫的重點在於提供短期照顧服務,讓外籍看護工可以安心休假,同時也讓照顧者能獲得喘息。服務內容包括協助照顧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例如協助日常生活起居、協助就醫、陪伴聊天等。服務時數累計可達一年 52 日,讓外籍看護工能定期休假,並維持身心健康。
這個計畫的申請資格也相當寬鬆,只要符合長照需要等級為第2級 (含)至第8級並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家庭,就可以透過地方照顧管理中心評估申請。申請流程相對簡單,只要提供相關文件,並經過評估後即可獲得服務。
政府推動這個計畫的目的是希望讓外籍家庭看護工能享有合理的休假權益,同時也讓照顧者能獲得必要的協助,提升長照服務品質。這個計畫的實施,不僅保障了外籍家庭看護工的權益,也為家庭照顧提供了更完善的服務,讓照顧工作能更順利、更安心。
項目 | 內容 |
---|---|
計畫名稱 | 聘僱外籍看護工家庭短期替代照顧服務實施計畫 |
服務目的 |
|
服務內容 | 協助照顧長者或身心障礙者,例如協助日常生活起居、協助就醫、陪伴聊天等 |
服務時數 | 累計可達一年 52 日 |
申請資格 | 長照需要等級為第2級 (含)至第8級並聘有外籍家庭看護工的家庭 |
申請流程 |
|
外籍看護休假怎麼辦?
外籍看護休假是常有的事,但對於需要照顧家人的家庭來說,這往往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尤其是在上班族家庭,很難請假照護家人,這時該怎麼辦呢?其實,以曉清的狀況來說,當外籍看護休假時,不妨找像「優照護」這樣的預約平台,在上班時段請照顧服務員來代替外籍看護,等自己下班後再接手,就不用每次都請假了,而且平台預約方便快速,即使臨時有各類狀況都可因應,不管有無申請長照喘息都適用。
「優照護」平台提供多元的照護服務,包含居家照顧、陪診、復健等,讓您能依據家人的需求選擇合適的服務。平台上擁有許多經過嚴格篩選的照護服務員,提供專業的照護服務,讓您安心。此外,平台的預約流程簡單方便,您只需透過線上平台或電話預約,就能輕鬆找到臨時照護服務,省去許多麻煩。
除了「優照護」外,市面上也有其他預約平台提供類似的服務,您可以多加比較,選擇最適合您的平台。建議您在選擇平台時,可以參考以下幾個因素:
- 平台的信譽度: 您可以查看平台的評價、服務項目、服務範圍等資訊,了解平台的信譽度。
- 服務員的專業程度: 平台應該提供經過專業訓練的照護服務員,確保照護品質。
- 價格透明度: 平台應該提供明確的價格資訊,避免隱藏費用。
- 預約流程的便利性: 平台應該提供簡單方便的預約流程,讓您輕鬆預約服務。
當外籍看護休假時,別再為照護家人而煩惱了!善用預約平台,讓專業的照護服務員協助您,讓您在工作之餘,也能安心照護家人。好東西就是要跟好朋友分享,快把這個資訊分享給需要的人吧!
Q:外籍看護及幫傭的年假特休規定為何?
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年假特休規定與一般勞工略有不同,主要依據勞動基準法及相關法令規定,並考量其工作性質與簽證期限。一般來說,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年假特休計算方式如下:
- 服務未滿一年者:依比例計算,每月工作天數乘以 1/12,即可得到應休天數。例如:每月工作 26 天,服務未滿一年,則應休 26 天 x 1/12 = 2.17 天,可休 2 天年假。
- 服務滿一年者:享有 7 天年假,服務滿二年者享有 14 天年假,服務滿三年者享有 21 天年假。依此類推,每滿一年增加 7 天年假,但最高以 30 天為限。
需要注意的是,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年假特休應在工作期間休完,並非可累積至合約期滿一次性休完。如果雇主未依規定給予年假特休,外籍看護與幫傭可依法要求補償。一般來說,外籍看護與幫傭其特別休假應休而未休,則補給一日加班費$567元 (舊約$15,840元為$528元)。 在合約三年期滿時,外籍看護工與幫傭都未休特別休假的話,則外籍看護與幫傭就有應休而未休的特別休假轉為加班費。 以上加班費及休假日會因政府規定而改變。 另外因為外籍看護與幫傭都是屬於三年一簽的契約,因此當外籍看護與幫傭在三年滿期回國後,再次來台工作時,其年假規應則重新累計。
值得注意的是,外籍看護與幫傭的年假特休規定可能會因政府法令變更而有所調整。雇主應隨時注意相關法令的更新,並依法給予外籍看護與幫傭應有的休假權益。如果雇主未給予應休而未休的特休加班費,外籍看護與幫傭投訴勞工局或是在機場投訴的話,也將會以積欠薪資來成立投訴案件。
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結論
本文深入探討了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的相關資訊,希望能讓雇主和家庭看護工更了解彼此的權利與義務。 雇主應積極與家庭看護工協商,簽訂合約明確規範例假、年假等休假相關內容,保障雙方的權益。 家庭看護工也應積極了解自己的權利,並與雇主協商,爭取應有的休假時間。唯有雙方共同努力,才能建立起互相尊重、互信的雇傭關係,讓家庭看護工作更加和諧穩定。
除了本文提到的內容之外,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還有許多細節需要留意,例如:外籍家庭看護工的休假規定、家庭看護工的工資計算方式、家庭看護工的勞動條件等等。 建議雇主和家庭看護工都能多加留意相關法令資訊,並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以保障雙方的權益。
最後,希望本文能為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帶來一些幫助,讓大家都能夠更了解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建立更良好的雇傭關係。
家庭看護工休假規定 常見問題快速FAQ
Q1:家庭看護工的例假是否一定得在星期日?
家庭看護工的例假並非一定要在星期日,而是可以與雇主協商決定。根據現行法規,家庭看護工的例假規定以契約約定為主,雇主和家庭看護工可以協商並簽署契約,明確規定例假的時間和頻率。所以,只要双方在合約中明確約定,例假可以在任何一天。
Q2:家庭看護工的年假可以累積嗎?
家庭看護工的年假可以累積,但有一定的限制。根據勞動基準法,家庭看護工服務滿一年以上可以享有 7 天年假,服務滿二年以上可以享有 14 天年假,依此類推。年假可以累積,但最多只能累積 30 天。如果家庭看護工的年假超過 30 天,雇主必須在合約結束前,讓家庭看護工休完所有年假,或支付年假未休的工資。
Q3:外籍家庭看護工休假時,雇主該怎麼辦?
外籍家庭看護工休假時,雇主可以選擇自行照護,或尋求其他替代照顧服務。如果雇主無法自行照護,可以考慮以下方式:
1. 聘請其他照護人員:可以尋找家事服務員、居家照顧服務員等替代方案,協助照護需要照顧的家庭成員。
2. 申請喘息服務:可以向政府申請長照喘息服務,讓專業人員協助照顧家庭成員,讓雇主能獲得休息。
3. 尋找照護平台:可以透過網路平台預約臨時照護服務,例如「優照護」等平台,找到適合的照護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