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陪診服務指南:長輩就醫不再孤單

長輩生病,卻因工作或生活忙碌無法陪伴就醫?別擔心!政府推動的「長照2.0」服務,提供「政府陪診服務」,可協助長輩安心就醫。除了陪伴看診,服務還包含預約掛號、協助領藥、轉診等,讓長輩就醫不再孤單。想要申請政府陪診服務,可透過電話、線上平台或現場申請,各縣市政府皆提供相關服務資訊連結。 服務費用依各縣市規定而有所不同,部分地區更提供政府補助,讓長輩家屬減輕照護負擔。 此外,「長照2.0」更包含居家服務、喘息服務、失智症照護等多項服務,協助家屬照護長輩,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安心照顧。

可以參考 一對一看護費用大公開!時長、影響因素、補助資訊完整攻略

陪診服務:長輩就醫不再孤單

在步入高齡化的社會,家中長輩的健康狀況往往成為家屬們最擔心的議題。然而,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家庭、孩子等各種責任壓得喘不過氣,要兼顧長輩的醫療照護,往往感到力不從心。當長輩生病需要就醫,卻因工作或其他因素無法陪伴前往,您是否感到焦慮不安?別擔心,政府推出的「長照2.0」服務中,就包含了貼心的「陪診服務」,讓長輩就醫不再孤單,家屬也能安心工作!

「陪診服務」就像是一雙溫暖的雙手,陪伴長輩走過就醫的每一步。服務人員會協助長輩預約掛號、陪同看診、協助領藥,甚至協助轉診等,讓長輩在陌生的醫療環境中,也能感受到安心與溫暖。更重要的是,陪診服務不僅減輕家屬的負擔,也讓長輩在就醫過程中,能更清楚了解自己的病情,並與醫師進行有效溝通,達到最佳的醫療照護效果。

您是否也擔心長輩在就醫過程中,因語言溝通障礙、聽力問題,或記憶力衰退而無法順利看診?陪診服務人員不僅提供陪伴,更能協助長輩與醫師溝通,確保長輩的醫療需求被充分理解,避免因資訊不足而延誤治療。此外,陪診服務也能協助長輩處理就醫流程中的各種繁瑣事務,例如:繳費、領藥、掛號等,讓長輩省心省力,也能讓家屬安心工作。

如何選擇陪診服務?

面對琳琅滿目的陪診服務,您可能感到困惑,不知道哪種服務最適合您的長輩。別擔心!我們建議您可根據上述的服務內容進行初步選擇,例如:

  • 需要陪診服務的老人是否有傷口需要由專業的保健員小心處理? 若長輩有傷口需要定期換藥或需要專業照護,建議選擇提供專業護理陪診服務的機構,確保傷口得到妥善的照護。
  • 是否需要使用胃喉餵食? 如果長輩需要使用胃喉餵食,選擇提供專業護理陪診服務的機構,他們可以協助長輩正確使用餵食管,並確保營養攝取。
  • 個人活動能力的限制程度? 若長輩行動不便,需要協助輪椅或拐杖,選擇提供基本陪診服務或專業護理陪診服務的機構,他們可以提供必要的協助,確保長輩安全就醫。
  • 個人自理能力程度? 若長輩有自理能力的困難,例如穿衣、洗漱、如廁等,選擇提供專業護理陪診服務的機構,他們可以提供必要的協助,讓長輩在就醫過程中更舒適。

假如您有任何疑問或不清楚那一項服務較適合,亦可直接致電3703 3250查詢,我們的專業人員會根據您的長輩情況提供更詳細的建議,幫助您選擇最合適的陪診服務。

政府陪診服務指南:長輩就醫不再孤單

政府陪診服務.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陪診員與保健員的差異

在選擇陪診服務時,您可能會遇到「陪診員」和「保健員」兩個不同的服務項目,它們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服務內容和所需的專業知識。陪診員主要為患者提供陪診服務,入職所需的醫護知識要求比較低,收費亦較低。他們的工作內容包括陪同長者或行動不便人士前往醫院或診所覆診,協助他們與醫生溝通,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並協助處理相關手續。此外,陪診員也會照護患者的日常生活需求,例如扶抱患者上落輪椅、協助行動不便者如廁等。

保健員則需要懂得一些既定的醫療程序,工作包括派藥、更換及護理喉管及造口袋、傷口護理、洗腎、注射胰島素、喉管餵食、服用處方藥物等等。保健員除了提供陪診服務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醫療知識和技能,能夠協助患者進行一些基本的醫療照護。

簡單來說,陪診員主要提供陪同和照護服務,並非專業的醫療人員,而保健員則需要具備一定的醫療專業知識和技能,能夠提供更全面的醫療照護。選擇哪種服務取決於您的需求和預算。如果您只需要陪同和照護服務,陪診員是一個經濟實惠的選擇。如果您需要更專業的醫療照護,保健員則是一個更合適的選擇。

陪診員與保健員的差異
項目 陪診員 保健員
服務內容 陪同患者前往醫院或診所覆診,協助溝通、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處理相關手續,照護患者日常生活需求 陪同患者前往醫院或診所覆診,協助溝通、理解病情和治療方案,處理相關手續,並提供基本醫療照護,例如派藥、更換及護理喉管及造口袋、傷口護理、洗腎、注射胰島素、喉管餵食、服用處方藥物等等
所需專業知識 醫護知識要求較低 具備一定的專業醫療知識和技能
收費 較低 較高
適合情況 僅需陪同和照護服務 需要更專業的醫療照護

私人陪診服務機構:多元選擇,滿足不同需求

香港政府資助的陪診服務名額有限,但長者對陪診服務的需求卻日益增加。因此,私人陪診服務機構應運而生,為長者提供更多元化的選擇。這些機構的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各有不同,長者及家屬可以根據自身需求和經濟狀況,選擇最合適的機構。

私人陪診服務機構的服務範圍十分廣泛,包括:

  • 陪同長者到醫院、診所覆診:協助長者預約、掛號、繳費,並在診症過程中提供協助。
  • 陪伴長者外出參與其他活動:例如陪伴長者用膳、購物、參加康樂活動等。
  • 提供護理服務:有些機構會提供簡單的護理服務,例如協助長者穿衣、洗澡、服藥等。
  • 提供情緒支援:陪伴長者聊天、傾聽他們的心聲,提供情緒上的支持。

私人陪診服務機構的收費標準主要取決於服務內容、服務時間、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等因素。一般而言,服務內容越豐富、服務時間越長、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越高,收費標準就越高。長者及家屬在選擇私人陪診服務機構時,需要仔細比較不同機構的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等,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機構。

除了服務內容和收費標準之外,長者及家屬在選擇私人陪診服務機構時,還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機構的信譽:選擇信譽良好的機構,避免選擇一些沒有經驗或服務品質不佳的機構。
  • 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選擇擁有相關專業資格的服務人員,例如護理員、社工等。
  • 服務合約:仔細閱讀服務合約,了解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時間、服務人員的責任等。
  • 安全保障:選擇有完善的安全保障措施的機構,例如服務人員的背景調查、服務過程中的安全監控等。

私人陪診服務機構的出現,為長者及家屬提供了更多選擇,讓長者可以更安心、更安全地接受醫療服務。長者及家屬需要仔細比較不同機構的服務內容、收費標準、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等,選擇最符合自身需求的機構,讓長者享受更美好的晚年生活。

服務費用及選擇

香港的陪診服務費用因機構、服務內容、服務時間而有所不同。一般而言,陪診服務的價格會根據陪診時間長短、陪診地點、服務內容等因素而有所調整。例如,陪診服務可能包括單純的陪診,也可能包括協助辦理醫療事務、陪伴長者外出用餐、購物等。有些機構會提供套餐服務,例如包月或包週的陪診服務,價格會相對便宜。

在選擇陪診服務時,建議考慮以下因素:

  • 服務內容: 確定所需服務內容,例如是否需要協助辦理醫療事務、陪伴外出等。
  • 服務時間: 確定所需服務時間,例如是單次陪診還是長期陪診。
  • 服務費用: 比較不同機構的服務費用,選擇最合適的服務。
  • 機構信譽: 選擇信譽良好的機構,確保服務質量。
  • 服務人員: 了解服務人員的專業資格和經驗,確保服務人員能夠提供優質的服務。

除了私營機構提供的陪診服務外,香港政府亦提供一些長者護理服務,例如「長者護理服務券」計劃,可以資助長者使用不同的護理服務,包括陪診服務。 家屬可根據長者的需要和經濟狀況,選擇適合的陪診服務。

可以參考 政府陪診服務

政府陪診服務結論

在「長照2.0」的推動下,政府陪診服務為家中有需要陪診服務的長者家屬提供了重要的支持。透過政府陪診服務,長輩能安心就醫,家屬也能減輕照顧的負擔,讓長輩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安心照顧。

想要申請政府陪診服務,可透過電話、線上平台或現場申請,各縣市政府皆提供相關服務資訊連結。服務費用依各縣市規定而有所不同,部分地區更提供政府補助,讓長輩家屬減輕照護負擔。 政府陪診服務不僅提供陪伴,更能協助長輩與醫師溝通,確保長輩的醫療需求被充分理解,避免因資訊不足而延誤治療。

無論您是需要預約掛號、陪伴看診、協助領藥,還是需要轉診等服務,政府陪診服務都能提供全面的協助,讓您安心無憂!

政府陪診服務 常見問題快速FAQ

請問政府陪診服務的申請對象有哪些?

政府陪診服務的申請對象主要為符合「長照2.0」資格的長者,也就是65歲以上或55歲以上原住民,且經評估有需要陪診服務的長者。但實際申請資格可能依各縣市政府的規定而有所不同,建議您可先聯繫當地長照服務單位或撥打長照服務專線 1966 諮詢。

政府陪診服務需要付費嗎?

政府陪診服務的收費標準會依據各縣市政府的規定而有所不同。部分縣市政府可能提供免費的陪診服務,而部分縣市政府可能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此外,也可能依據長者的經濟狀況提供補助,建議您可先聯繫當地長照服務單位或撥打長照服務專線 1966 諮詢。

如何申請政府陪診服務?

申請政府陪診服務,您可以透過電話、線上平台或現場申請。建議您先聯繫當地長照服務單位或撥打長照服務專線 1966 諮詢,了解申請流程和所需文件。各縣市政府也有提供相關服務資訊連結,您可以透過網路查詢。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