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的種類大解謎:常見食用油指南

了解各種「油的種類」對健康飲食至關重要。常見的食用油可分為植物油和動物油兩大類。植物油如芝麻油、橄欖油、印加果油等,各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風味和用途。動物油則包括豬油、魚油和牛油等,也具有其特點。此外,奶油也是常見的油脂選擇。無論您想用於高溫烹調、涼拌或低溫烹調,都能找到適合的「油的種類」,為您的餐桌增添健康與美味。

可以參考 長照2.0申請資格必學攻略:輕鬆申請,減輕照顧負擔

常見的食用油分類

在烹飪的世界裡,油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能為食物增添香氣和風味,更能影響食物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市面上琳瑯滿目的食用油,種類繁多,令人眼花撩亂。為了讓您更了解這些油品的特性,我們將從常見的食用油分類開始,帶您深入探究油的奧秘。

食用油主要分為兩大類:植物油和動物油。植物油是由植物種子、果實或其他部位萃取而得,例如:芝麻油、橄欖油、印加果油、亞麻籽油、椰子油、苦茶油、大豆油、玄米油、芥花油、紫蘇油、葵花油、花生油、酪梨油等等。這些植物油富含各種營養成分,例如: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E等,對人體健康有益。

動物油則是由動物脂肪提煉而得,常見的動物油包括:豬油、魚油、牛油等。動物油富含飽和脂肪酸,雖然飽和脂肪酸對於人體的能量代謝和細胞膜的形成至關重要,但過量攝取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除了植物油和動物油之外,還有一種常見的乳製品,叫做奶油。奶油是由牛奶中的脂肪分離製成,富含飽和脂肪酸和維生素A、D、E、K等營養成分。奶油的風味濃郁,常被用於烘焙、製作醬汁或塗抹麵包。

了解不同食用油的分類,是選擇合適油品的基礎。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常見食用油的特性、營養價值、用途和適宜的烹調方式,讓您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選擇。

什麼是調和油?

除了表中介紹的油品之外,這幾年市面上也多了「調和油」。 調和油是甚麼? 如果油品中混合2種以上的油脂,必須標示為「調和油」,舉例來說,同樣標示有調和油,產品名稱以單一油品命名,如「橄欖油 (調和油)」,該油品的橄欖油成分,應至少佔50%以上;如以2種油品命名,如「橄欖葵花油 (調和油)」 ,則表示該產品至少含有50%的橄欖油和50%的葵花油。

調和油的出現,主要原因是為了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以及降低成本。調和油的優點是,可以將不同油品的優點結合在一起,例如:

  • 提高營養價值:將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與富含維生素E的葵花油混合,可以提升油品的營養價值。
  • 降低成本:將價格較高的橄欖油與價格較低的葵花油混合,可以降低油品的售價。
  • 改善口感:將不同油品的風味混合,可以創造出更豐富的口感。
  • 提升穩定性:將不同油品的特性混合,可以提升油品的穩定性,例如:將容易氧化變質的亞麻仁油與不易氧化變質的葵花油混合,可以延長油品的保存期限。

不過,調和油也有一些缺點,例如:

  • 成分比例不透明:有些調和油的成分比例不明確,消費者難以判斷油品的品質。
  • 可能降低營養價值:調和油的成分比例會影響其營養價值,例如:若以價格較低的油品為主要成分,則調和油的營養價值可能較低。
  • 可能影響風味:調和油的風味可能會受到不同油品比例的影響,例如:若以味道較重的油品為主要成分,則調和油的風味可能會較重。

因此,在選購調和油時,消費者應注意以下事項:

  • 查看成分標示:了解調和油的成分比例,並選擇成分比例合理的產品。
  • 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可以確保油品的品質。
  • 注意保存期限:選擇保存期限較長的產品,可以確保油品的品質。
油的種類大解謎:常見食用油指南

油的種類.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食用油的脂肪酸:影響健康與烹調的關鍵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脂肪酸,而脂肪酸的種類和比例,直接影響著食用油的特性,例如耐熱性、風味、以及對人體健康的影響。脂肪酸主要可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而後者又可細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9) 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Omega-6)。

飽和脂肪酸在常溫下通常呈固態,例如常見的奶油、椰子油和豬油。由於分子結構穩定,飽和脂肪酸不易變質,耐熱性較高,適合用於高溫烹調,例如煎、炸等。不過,過量攝取飽和脂肪酸可能會增加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不利於心血管健康。

不飽和脂肪酸則在常溫下通常呈液態,例如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等。不飽和脂肪酸的分子結構較不穩定,容易氧化變質,因此耐熱性較低,適合用於低溫烹調,例如涼拌、清炒等。然而,不飽和脂肪酸對於人體健康有益,其中Omega-3脂肪酸更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素,對於心血管健康、腦部發育和視力都有重要作用。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9) 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常見於橄欖油、酪梨油等。Omega-9 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於降低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有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Omega-6) 也是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常見於亞麻籽油、魚油、紫蘇籽油等。Omega-3 對於心血管健康、腦部發育和視力都有重要作用,而Omega-6 則有助於細胞生長和修復。

了解食用油的脂肪酸組成,可以幫助我們選擇適合的油品,並根據不同的烹調方式,調整用油量和烹調時間,以最大程度地保留營養和風味,同時也避免過度攝取飽和脂肪酸,維護健康。

食用油的脂肪酸:影響健康與烹調的關鍵
脂肪酸類型 特性 優點 缺點 適用烹調方式 常見來源
飽和脂肪酸 常溫下固態,耐熱性高,不易變質 適合高溫烹調 過量攝取可能增加膽固醇,不利心血管健康 煎、炸 奶油、椰子油、豬油
不飽和脂肪酸 常溫下液態,耐熱性低,易氧化變質 對人體健康有益 不適合高溫烹調 涼拌、清炒 橄欖油、芥花油、葵花油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9) 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 抗氧化作用,有助降低膽固醇,對心血管健康有益 橄欖油、酪梨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Omega-3、Omega-6) 屬於不飽和脂肪酸的一種 Omega-3:對心血管健康、腦部發育和視力有益;Omega-6:有助於細胞生長和修復 亞麻籽油、魚油、紫蘇籽油

如何選擇合適的食用油?

選擇合適的食用油,就如同為料理穿上合適的衣裳,才能發揮最佳的風味與營養價值。根據料理需求選擇合適的食用油,需要留意油品的煙點,而煙點是油品開始冒煙並產生煙霧的溫度。一旦使用食用油溫度超過煙點,就意味著油品中的脂肪分子可能開始分解出有害的致癌物質,例如丙烯醛。若想避免吃到有害物質,可以依照平常的烹飪方式來選擇相對應的低溫油、中溫油或高溫油。

低溫油適合用於涼拌、煎蛋、低溫烹調等,例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籽油等,這些油品具有較低的煙點,在高溫下容易產生有害物質,因此不適合用於高溫烹調。中溫油則適合用於煎、炒、煮等,例如葡萄籽油、葵花油、大豆油等,這些油品具有中等煙點,適合用於一般烹調。高溫油則適合用於油炸、爆炒等,例如豬油、牛油、椰子油等,這些油品具有較高的煙點,可以承受高溫烹調,但也要注意不要過度加熱。

在這裡也要提醒大家,雖然精煉作法可以讓油品的煙點提高,但這並不表示油品就變得更耐高溫。精煉過程會去除油品中的雜質和營養成分,雖然可以提高煙點,但也會降低油品的營養價值。因此,最好還是選擇以冷壓方式製成、同時具有高煙點的油品,以確保在高溫烹調時能夠保持其營養價值和風味。

在選擇食用油時,也可以將食用油營養成分納入考量,詳細了解油品中的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比例。 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動物性脂肪和部分植物性脂肪中,例如豬油、牛油、椰子油等,過量攝取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主要存在於橄欖油、酪梨油等,具有降低膽固醇、保護心血管的作用。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包括 Omega-3 和 Omega-6,可幫助調節生理機能,維持身體健康,但人體無法自行合成,需要從飲食中攝取。 Omega-3 主要存在於亞麻籽油、魚油等,具有抗發炎、降低血脂、預防心血管疾病等功效。 Omega-6 主要存在於葵花油、玉米油等,過量攝取可能會增加發炎反應,因此建議適量攝取。

油脂的組成與分類

油脂是由多種脂肪酸所構成的,而不同的脂肪酸比例決定了油脂的特性。我們常聽到的「Omega-3」或「Omega-6」,其實指的是油脂中所含的特定脂肪酸,而非油脂本身。就像我們形容一個人時,會說「他很高」,但「高」這個詞並不能完全代表這個人,而是他的一個特徵一樣。

所有的脂質都是由不同的脂肪酸所構成,例如像「Omega-3 百分之幾,Omega-6 百分之幾」,這樣以不同的組成比例來表示。 其中含 Omega-3 較多的,就稱為「Omega-3」系的油;而含 Omega-6 較多的,則稱為「Omega-6」系的油。

舉例來說,亞麻籽油以富含 Omega-3 脂肪酸而聞名,而葵花油則以 Omega-6 脂肪酸含量高著稱。然而,這並不代表亞麻籽油就只有 Omega-3 脂肪酸,或葵花油就只有 Omega-6 脂肪酸。它們都含有各種不同的脂肪酸,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除了 Omega-3 和 Omega-6 以外,還有許多其他種類的脂肪酸,例如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每種脂肪酸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對人體的影響。

因此,當我們在選擇食用油時,不能單純以「Omega-3」或「Omega-6」來判斷,而是要了解它所含的各種脂肪酸的比例,以及它們對人體的影響。

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不同油脂的組成和營養價值,例如橄欖油、葵花油、魚油等,並說明它們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根據個人需求選擇適合的油脂。

可以參考 油的種類

油的種類結論

了解各種「油的種類」對健康飲食至關重要。從常見的植物油如芝麻油、橄欖油、印加果油,到動物油如豬油、魚油和牛油,每種「油的種類」都有其獨特的營養價值、風味和用途。無論您想用於高溫烹調、涼拌或低溫烹調,都能找到適合的「油的種類」,為您的餐桌增添健康與美味。

選擇合適的「油的種類」需要考量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油品的煙點、脂肪酸組成和營養價值。在日常生活中,您可以根據個人需求和烹飪習慣選擇不同的「油的種類」,例如選擇高煙點的油品用於高溫烹調,選擇低煙點的油品用於涼拌或低溫烹調,選擇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品用於減肥或心血管健康,選擇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油品用於腦部健康。

希望本文能幫助您更好地了解「油的種類」,做出更明智的選擇,享受更健康美味的飲食生活!

油的種類 常見問題快速FAQ

請問如何選擇適合的油品來烹飪?

選擇適合的油品,可以依據烹調方式和個人需求來決定。例如,高溫烹調(如油炸、爆炒)適合選擇煙點較高的油品,例如豬油、牛油、椰子油等。而涼拌、煎蛋、低溫烹調等則適合選擇煙點較低的油品,例如橄欖油、苦茶油、亞麻籽油等。此外,也可以參考油品的營養成分,例如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酪梨油等,適合用於減肥或心血管健康;而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亞麻籽油、魚油等,則適合用於腦部健康。

請問調和油的優缺點是什麼?

調和油是將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油品混合而成的,其優點是結合了不同油品的優點,例如可以提升營養價值、降低成本、改善口感、提升穩定性等。但缺點是成分比例可能不透明,可能會降低營養價值,也可能會影響風味。在選購調和油時,應注意成分標示、選擇信譽良好的品牌,以及注意保存期限。

請問市面上常見的油品有哪些?

市面上常見的食用油種類繁多,包括植物油和動物油。常見的植物油有:芝麻油、橄欖油、印加果油、亞麻籽油、椰子油、苦茶油、大豆油、玄米油、芥花油、紫蘇油、葵花油、花生油、酪梨油等。常見的動物油則有:豬油、魚油、牛油等。此外,奶油也是常見的乳製品,常被用於烘焙、製作醬汁或塗抹麵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