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皮膚癢的原因十分複雜,除了老化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外,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以及環境因素也會造成皮膚乾燥搔癢。維持皮膚健康需要多方面的照顧,例如洗澡時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控制水溫、洗澡後立即塗抹潤膚乳液,以及保持室內濕度,選擇舒適的衣物等,都可以有效緩解皮膚乾癢。若搔癢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可以參考 看護工作內容大公開!從職責到資格一網打盡
老化因素:皮膚屏障功能下降,乾燥敏感
隨著年齡增長,皮膚的結構和功能會逐漸改變,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這就像是一道保護皮膚的牆,隨著時間推移,牆壁變得薄弱,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皮膚的天然保濕因子也會減少,導致皮膚更容易乾燥、敏感,進而引發皮膚搔癢。
除了皮膚本身的變化,老化也會影響皮膚的血液循環,導致皮膚細胞的更新速度減慢,更容易出現乾燥、脫屑、粗糙等問題。皮膚的免疫力也隨之降低,更容易受到感染,進一步加劇皮膚搔癢。
許多長輩認為皮膚搔癢只是老化的自然現象,但事實上,皮膚搔癢可能是其他健康問題的徵兆。因此,當長輩出現皮膚搔癢時,家屬應該留意並積極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以下列舉一些老化導致皮膚搔癢的常見原因:
角質層變薄: 老化會導致角質層變薄,減少皮膚的保護力,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刺激。
皮脂腺分泌減少: 皮脂腺分泌減少會導致皮膚乾燥,缺乏油脂的保護,更容易出現搔癢。
汗腺功能下降: 汗腺功能下降會導致皮膚散熱能力降低,更容易出現濕疹等皮膚問題,進而引發搔癢。
血液循環變差: 老化會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影響皮膚的營養供應,更容易出現乾燥、脫屑等問題。
免疫力下降: 老化會導致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感染,進一步加劇皮膚搔癢。
了解老化因素對皮膚的影響,可以幫助家屬更有效地照顧長輩的皮膚健康,避免皮膚搔癢的發生。
為什麼長輩皮膚會癢?
除了老化帶來的皮膚乾燥外,許多慢性病共病也會導致皮膚搔癢,讓長輩飽受乾癢困擾。這些慢性病會透過不同的機制影響皮膚,導致搔癢感加劇。以下列舉幾個常見的慢性病及其導致皮膚癢的機制:
肝腎功能衰退:洗腎患者常因尿毒素及離子不平衡,以及神經發炎等原因容易搔癢。尿毒素在體內累積,會刺激皮膚的神經,引發搔癢感。此外,電解質失衡也會影響皮膚的正常功能,進而導致搔癢。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因久病導致神經發炎、自律神經失調或是腎功能下降等原因而感到搔癢不適。糖尿病會損害神經系統,造成周邊神經病變,導致皮膚感覺異常,更容易感到搔癢。
甲狀腺疾病:甲狀腺疾病會影響內分泌系統,導致皮膚乾燥、搔癢等問題。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都會影響皮膚的代謝,造成皮膚乾燥、脫屑,甚至出現搔癢感。
中風:中風患者容易出現肌膚搔癢的現象,這與神經傳導物質相關問題有關。中風會影響腦部的神經傳導,導致皮膚感覺異常,更容易感到搔癢。
除了上述慢性病外,其他因素,例如藥物副作用、過敏、感染等,也可能導致長輩皮膚搔癢。因此,若長輩出現皮膚搔癢,應盡快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找出病因並進行適當的治療。
老人皮膚癢的原因.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藥物引起的皮膚乾癢:不可忽視的隱形殺手
除了疾病本身,許多慢性病的處方簽用藥也可能導致皮膚乾癢的副作用,讓長輩的肌膚問題雪上加霜。高齡患者因身體機能衰退,更容易出現藥物代謝異常或藥物過敏的狀況,導致皮膚乾癢。常見的藥物種類包括:
- 降壓藥物: 像是利尿劑、ACE抑制劑、ARB阻斷劑等,這些藥物可能導致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降血脂藥物: 例如他汀類藥物,可能引起皮膚瘙癢、荨麻疹或濕疹。
- 糖尿病藥物: 包括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等,可能引發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青黴素、紅黴素等,可能導致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 抗抑鬱藥: 例如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s),可能引起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抗組胺藥: 雖然抗組胺藥通常用於治療過敏引起的皮膚瘙癢,但某些抗組胺藥可能反而會加重皮膚乾癢。
- 透析患者常用藥物: 包括降壓劑、降尿酸劑、抗凝劑等,這些藥物都有可能引起皮膚瘙癢。
除了藥物本身的副作用外,藥物交互作用也可能導致皮膚乾癢。當長輩同時服用多種藥物時,不同藥物之間的交互作用可能會加重皮膚乾癢的症狀。因此,在使用藥物時,務必諮詢醫生,了解藥物可能引起的副作用,並仔細觀察長輩的皮膚狀況,如有異常,應立即就醫。
此外,藥物引起的皮膚乾癢可能與藥物過敏有關。藥物過敏是一種免疫反應,當身體接觸到特定藥物時,免疫系統會產生抗體,攻擊藥物分子,引發過敏反應。藥物過敏的症狀包括皮膚瘙癢、紅腫、皮疹、蕁麻疹等。如果長輩出現藥物過敏的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避免病情加重。
藥物引起的皮膚乾癢可能與藥物本身的特性、劑量、使用時間等因素有關。有些藥物更容易引起皮膚乾癢,有些藥物則需要較長時間才會出現副作用。因此,在使用藥物時,務必遵照醫囑,避免自行調整藥物劑量或停藥,以免影響治療效果或加重病情。
藥物種類 | 可能引起的皮膚副作用 |
---|---|
降壓藥物 (利尿劑、ACE抑制劑、ARB阻斷劑) | 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降血脂藥物 (他汀類藥物) | 皮膚瘙癢、蕁麻疹或濕疹 |
糖尿病藥物 (胰島素、口服降血糖藥) | 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抗生素 (青黴素、紅黴素等) | 過敏反應,出現皮膚瘙癢、紅腫等症狀 |
抗抑鬱藥 (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 (SSRIs)) | 皮膚乾燥、搔癢或皮疹 |
抗組胺藥 (某些抗組胺藥) | 加重皮膚乾癢 |
透析患者常用藥物 (降壓劑、降尿酸劑、抗凝劑等) | 皮膚瘙癢 |
皮膚癢是什麼原因?
除了單純皮膚乾燥所造成的,有些搔癢狀況是因為疾病造成,從心理性疾病的失智症、瞻妄,生理性疾病的腎臟病、肝功能問題,除了上述的日常保養外,建議搭配醫療的治療,才有機會改善搔癢的症狀。皮膚搔癢是年長者非常常見的一個狀況,在冬天的時候更容易發生,一般稱作老人冬季皮膚搔癢症,是因為多種原因所造成的一個症狀。正常的皮膚是有分表皮、真皮與皮下組織,主要是能夠保護身體、調節溫度、分泌廢棄物等功能,然而隨著年紀增長,以致皮膚的功能慢慢退化,皮膚汗腺萎縮,分泌減少,影響皮膚濕度,出現皮膚乾燥。
另外皮脂腺的分泌也開始趨向減少,令皮膚更容易失去水分,進一步使得乾燥的情況變嚴重,此外由於年長者的皮下組織層的脂肪也會流失,造成皮膚變得更薄,很容易破損或是受到侵害。除了上述的因素外,還有一些疾病也會導致皮膚搔癢,例如:
- 失智症: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原因可能是因為認知功能下降,導致他們無法正確地照顧自己的皮膚,或是因為他們感到焦慮或不安,而出現抓撓的行為。
- 瞻妄:瞻妄是一種突然發生的意識混亂狀態,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原因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或焦慮,而出現抓撓的行為。
- 腎臟病:腎臟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原因可能是因為腎臟功能下降,導致體內毒素無法正常排出,進而刺激皮膚。
- 肝功能問題:肝功能問題患者可能會出現皮膚搔癢,原因可能是因為肝臟無法正常代謝膽汁,導致膽汁堆積在體內,進而刺激皮膚。
- 其他疾病:其他疾病,例如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貧血等,也可能會導致皮膚搔癢。
如果年長者出現皮膚搔癢,建議及早就醫,讓醫生進行診斷,找出皮膚搔癢的原因,並針對病因進行治療。除了藥物治療外,醫生也可能會建議一些生活上的調整,例如:
- 保持皮膚濕潤:使用保濕乳液或霜,可以幫助皮膚保持水分,減少乾燥。
- 避免過度清潔:過度清潔會導致皮膚乾燥,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並避免使用刺激性的肥皂。
- 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避免穿著粗糙或緊身的衣物,以免刺激皮膚。
- 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避免接觸香皂、香水、化學物質等刺激性物質,以免刺激皮膚。
- 保持心情放鬆:壓力也會導致皮膚搔癢,保持心情放鬆,可以幫助減輕皮膚搔癢的症狀。
皮膚搔癢是一個令人困擾的問題,但只要找出原因,並採取適當的治療和保養措施,就能有效改善皮膚搔癢的症狀,讓年長者擁有更舒適的生活品質。
如何預防老人皮膚撕裂傷?
除了老人性皮膚搔癢症,老人皮膚撕裂傷也是常見的困擾。由於長者體液減少、汗腺萎縮,導致皮膚乾燥、失去滋潤,使得老年人皮膚撕裂傷發生的情形,遠高於其他年齡層。而許多家人在照顧長者時,因動作不夠細心,也容易使長者出現皮膚撕裂傷。老年患者一旦出現皮膚撕裂傷,需要長時間的傷口照護才會恢復,平時一定要避免發生皮膚撕裂傷。
如何預防老人皮膚撕裂傷呢?以下提供幾個實用的技巧:
- 使用中性的肥皂洗淨身體: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用品,選擇中性的肥皂或沐浴乳,溫和清潔長者的皮膚,並輕輕拍乾,避免摩擦。
- 擦保濕乳液:洗澡後,立即為長者擦上保濕乳液,鎖住水分,防止皮膚乾燥。選擇成分單純、無香料的乳液,避免刺激皮膚。
- 身體和四肢應避免暴露在外:寒冷乾燥的環境容易導致皮膚乾燥,因此,應盡量避免讓長者長時間暴露在冷風中,外出時應穿著保暖衣物,並戴上手套和帽子。
- 皮膚出現問題應盡早就醫處理:若長者皮膚出現任何問題,例如紅腫、發癢、破皮等,應盡早就醫處理,避免延誤治療,導致病情加重。
- 小心幫長者洗澡和穿衣:幫長者洗澡時,水溫不宜過高,避免使用過度刺激的沐浴用品。穿衣時,動作要輕柔,避免拉扯長者的皮膚,造成撕裂傷。
- 注意長者活動空間的安全:家中應避免放置容易絆倒的物品,並確保地面乾燥,防止長者跌倒,造成皮膚撕裂傷。
預防老人皮膚撕裂傷需要家人的細心照護,透過以上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長者發生皮膚撕裂傷的風險,讓長者擁有更舒適的生活品質。
老人皮膚癢的原因結論
老年人皮膚癢的原因十分複雜,除了老化導致皮膚屏障功能減弱外,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以及環境因素也會造成皮膚乾燥搔癢。維持皮膚健康需要多方面的照顧,例如洗澡時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控制水溫、洗澡後立即塗抹潤膚乳液,以及保持室內濕度,選擇舒適的衣物等,都可以有效緩解皮膚乾癢。若搔癢症狀持續或加重,應及時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了解老人皮膚癢的原因,並掌握有效的照護方法,才能讓長輩擺脫乾癢困擾,擁有健康舒適的生活!
老人皮膚癢的原因 常見問題快速FAQ
為什麼長輩到了冬天皮膚更容易癢?
冬天乾燥的氣候是主要原因,因為空氣中的濕度降低,皮膚更容易流失水分,導致乾燥、敏感,進而引起搔癢。另外,室內暖氣的使用也可能讓空氣變得更乾燥,加劇皮膚乾癢問題。
哪些生活習慣會加重長輩的皮膚癢?
過度頻繁的洗澡、使用刺激性的清潔用品、穿著粗糙的衣物、缺乏睡眠、飲食不均衡等都會加重皮膚癢。建議使用溫和的清潔用品、減少洗澡次數、選擇舒適透氣的衣物、維持充足的睡眠、均衡飲食,並適度運動來改善。
如果長輩皮膚搔癢持續不改善,該怎麼辦?
建議盡快就醫,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和治療。醫師會根據長輩的狀況,找出皮膚癢的真正原因,並提供適當的治療方式,例如藥物治療、環境控制、生活習慣調整等,幫助長輩擺脫皮膚搔癢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