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肌少症運動指南:低強度阻力訓練的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預防肌少症成為老年人健康的重要課題。最新的研究表明,針對老年人,低強度阻力訓練是預防肌少症的有效方法。與高強度訓練相比,低強度阻力訓練對血管彈性的影響較小,更能保障心血管健康。建議老年人選擇適合自身體能的低強度阻力訓練,例如使用彈力帶或輕重量啞鈴。此外,在阻力訓練後進行有氧運動,可以提升心肺功能,並抵消阻力訓練可能帶來的血管彈性下降,進一步提升老年人健康狀況。選擇適合自己的老年人肌少症運動方式,可以幫助您保持健康活力,享受美好生活。

可以參考 久站腳酸怎麼辦?5招伸展運動教你輕鬆舒緩!

低強度阻力訓練:預防肌少症的關鍵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量和力量的逐漸流失,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肌少症」,成為許多老年人面臨的健康挑戰。肌少症不僅會影響日常生活活動,更會增加跌倒、骨折等風險,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近年來,醫學界對肌少症的預防與治療有了新的突破,權威醫學期刊《Cell》於2022年發表的研究指出,針對老年族群預防肌少症,應採用「低強度」的阻力訓練,而非高強度訓練。這項研究揭示了高強度阻力訓練會導致動脈順應性顯著下降,降低血管彈性,不利於心血管健康。而低強度的阻力訓練則可以有效提升肌肉力量,同時對血管彈性影響較小,更適合老年人進行。

低強度阻力訓練的優勢在於它可以根據個人體能狀況調整訓練強度,避免過度負荷,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例如,利用彈力帶、輕重量啞鈴進行訓練,就能有效鍛鍊肌肉,提升力量,同時保持血管健康。此外,低強度阻力訓練也更容易持續進行,有助於建立規律的運動習慣,達到長期的健康效益。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低強度阻力訓練對老年人來說更安全有效,但並不意味著完全排斥高強度訓練。對於體能狀況較佳的老人,適當的高強度訓練可以帶來更大的肌肉增長效果。然而,高強度訓練需要專業指導,並需根據個人體能狀況調整訓練強度和頻率,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老人家如何減緩肌少症?

許多人誤以為快走、慢跑、登山、游泳等有氧運動就能有效減緩肌少症,但事實上,這些運動只能提升心肺功能,無法有效刺激肌肉生長。真正能有效減緩肌少症的運動是「阻抗性運動」,也就是俗稱的重量訓練。透過舉重、彈力帶等方式,讓肌肉在負重狀態下收縮,才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長,延緩肌少症的發生。

為什麼阻抗性運動能有效減緩肌少症呢?因為當肌肉在負重狀態下收縮時,會刺激肌肉纖維的生長,進而增加肌肉量。而肌肉量的增加,不僅能提升力量和耐力,更能改善身體的平衡和協調能力,降低跌倒的風險。

阻抗性運動的優點不只於此,它還有以下幾個好處:

  • 提升新陳代謝:肌肉量增加,會提升基礎代謝率,幫助燃燒更多熱量,有助於控制體重。
  • 增強骨骼密度:阻抗性運動能刺激骨骼生長,有助於預防骨質疏鬆。
  • 改善心血管健康:阻抗性運動能降低血壓、改善血脂,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
  • 提升情緒:運動能釋放腦內啡,有助於改善情緒,減輕壓力。

因此,想要減緩肌少症,阻抗性運動是不可或缺的。即使您是老人家,也不要害怕嘗試阻抗性運動,只要循序漸進,選擇適合自己的訓練強度,就能安全有效地提升肌肉量,延緩衰老,享受健康人生。

老年人肌少症運動指南:低強度阻力訓練的關鍵

老年人肌少症運動.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運動的時機與強度

老人家怎麼運動?其實不用想得太複雜,在家裡附近散步、修剪家裡的花草、走路去購物、在家多爬2趟樓梯,都是不錯的方法。 建議老人運動的時間可以每天至少有30分鐘,而且從最輕度的運動開始,如果30分鐘太長,就算10分鐘也好,對您的健康絕對有好處。 短時間但多次的運動,如一次10分鐘,每日三回的活動也等同於一日30分鐘。 我們常開玩笑說:「不要一直想躺著不動,以後躺 (棺材) 的時間多的事」。 若能在躺下的時候不痛不癢的閉上眼,真的是很幸福。 最怕的是躺著眼睛闔不上,還要插一堆管子,「延後自己失能」的狀態,絕對是首要任務,能站就不要坐、能坐就不要躺。

朋友會影響你的生活型態,這不管在哪個年紀都是。 子女們已經有自己的生活圈,你更需要和自己的朋友建立生活圈。 和朋友一起出遊、散步、上健身房,會讓你不知不覺增加活動量,還能心情愉快。 這些活動不僅能促進身體健康,也能讓您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延緩老化速度,享受更精彩的晚年生活。 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恆,才能真正達到運動的效果。

運動的時機與強度
時間 強度 建議
每天至少30分鐘 輕度 在家附近散步、修剪家裡的花草、走路去購物、在家多爬2趟樓梯
10分鐘,每日三回 輕度 短時間但多次的運動,如一次10分鐘,每日三回的活動也等同於一日30分鐘
不定期 中等 和朋友一起出遊、散步、上健身房
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恆,才能真正達到運動的效果。

阻力運動後搭配有氧運動:加強血管彈性,提升運動效益

您可能好奇,肌少症患者可以運動嗎?答案是肯定的!事實上,適當的運動對於預防和改善肌少症至關重要。然而,對於肌少症患者來說,運動的強度和種類需要特別注意。權威期刊指出,長輩預防肌少症應進行「低強度」阻力運動,並在阻力運動後搭配有氧運動來增加血管彈性。若阻力運動強度過高,小心會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為什麼要搭配有氧運動呢?這是因為阻力運動主要著重於增強肌肉力量,而有氧運動則可以促進心肺功能,提高血管彈性。血管彈性對於長者而言至關重要,因為它可以幫助血液順暢流動,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此外,有氧運動還可以幫助燃燒脂肪,改善體重管理,進一步提升健康狀況。

如何選擇適合的「有氧運動」呢?建議選擇一些低衝擊、輕鬆愉快的運動,例如:

  • 快走:快走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有氧運動,適合各個年齡層的長者。
  • 游泳:游泳可以有效地鍛鍊全身肌肉,同時減輕關節壓力,非常適合有骨骼問題的長者。
  • 騎自行車:騎自行車可以鍛鍊腿部肌肉,同時享受戶外風景,是一種輕鬆愉快的運動選擇。
  • 太極拳:太極拳是一種緩慢、柔和的運動,可以改善平衡和協調能力,同時提高心肺功能。

在進行有氧運動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從短時間、低強度開始,逐漸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同時,也要注意身體的反應,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阻力運動搭配有氧運動,可以有效地改善肌少症,提升長者整體健康狀況。建議您在開始任何運動計劃之前,先諮詢專業醫療人員,以確保安全和有效性。

肌少症是正常老化現象嗎?

很多人對肌少症的迷思是以為它是正常老化現象,其實肌少症是一種疾病,是指全身 骨骼肌 的「質」及「量」減少,導致肌力減弱及體力功能變差。這個觀念非常重要,因為它提醒我們,肌少症並非不可避免的衰老過程,而是可以透過積極的措施來預防和改善。許多人認為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自然現象,因此沒有意識到肌少症的嚴重性。然而,事實上,肌少症不僅影響行動能力、增加跌倒風險,甚至還會增加失能及死亡率。

肌少症的發生原因很多,包括年齡增長、營養不良、缺乏運動、慢性疾病、藥物副作用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因素並非不可逆轉的,透過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均衡飲食、規律運動、維持健康體重等,我們可以有效地預防和改善肌少症。

因此,對於老年人來說,了解肌少症的真相,並積極採取行動來預防和改善,是維持健康生活品質的重要關鍵。不要再將肌少症視為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而是積極面對,透過適當的運動和營養,延緩肌肉流失,維持健康體能,享受活力充沛的晚年生活。

可以參考 老年人肌少症運動

老年人肌少症運動結論

預防肌少症是老年人維持健康的重要課題,而低強度阻力訓練已被證實是有效的預防方法。 透過選擇適合自身體能的低強度阻力運動,例如使用彈力帶或輕重量啞鈴,可以有效提升肌肉力量,同時避免高強度訓練對血管彈性的負面影響。

此外,在阻力訓練後進行有氧運動,例如散步、游泳、騎腳踏車等,可以進一步提升心肺功能,並抵消阻力訓練可能帶來的血管彈性下降,提升整體健康狀況。 您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和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恆地進行,讓運動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記住,預防肌少症並非難事,只要掌握正確的運動方法,並持之以恆,就能有效延緩肌肉流失,維持健康活力,享受精彩的晚年生活。

老年人肌少症運動 常見問題快速FAQ

哪些運動適合老年人預防肌少症?

適合老年人預防肌少症的運動主要分為兩類:阻力訓練和有氧運動。阻力訓練有助於增加肌肉力量,建議選擇低強度的訓練方式,例如使用彈力帶、輕重量啞鈴等。有氧運動則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建議選擇低衝擊的運動,例如快走、游泳、騎自行車等。

老年人如何開始運動?

老年人開始運動應該循序漸進,從短時間、低強度開始,慢慢增加運動時間和強度。建議每周至少進行2-3次阻力訓練,每次30-45分鐘,並搭配3-5次有氧運動,每次30-60分鐘。在運動過程中,要注意身體的反應,如果感到不適,應立即停止運動,並諮詢專業醫療人員。

肌少症運動有什麼注意事項?

在進行肌少症運動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運動前要充分熱身,運動後要進行適當的伸展,避免運動傷害。
  • 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強度,不要過度負荷,避免造成肌肉損傷。
  • 保持規律的運動習慣,不要三天打魚两天晒網。
  • 如有任何健康問題,請諮詢專業醫師或物理治療師,避免運動造成負面影響。

重要的是,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持之以恆,才能真正達到運動的效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