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少症如何改善:非藥物治療指南

肌少症如何改善?雖然目前尚無特定藥物治療,但透過飲食與運動的調整,就能有效改善肌少症症狀,減緩病程惡化,並提升生活品質。除了強化蛋白質攝取,並補充有助於肌肉生長的營養素之外,規律的運動,尤其是阻力訓練,對於增強肌力至關重要。有氧運動、伸展和平衡訓練也能有效改善肌少症問題,提升身體機能。

可以參考 刷牙太大力小心牙齦萎縮:正確刷牙指南

飲食營養強化

肌少症的改善需要多管齊下,而飲食營養的強化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年齡增長,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利用率會下降,因此,適當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至關重要。建議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至少要達到每公斤體重1.2公克,可以透過多樣化的食物來源來補充,例如:魚肉、雞肉、牛肉、豆腐、豆漿、乳製品等。除了蛋白質之外,維生素D、鈣、鉀等營養素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有助於維持骨骼健康、促進肌肉生長和修復。建議透過均衡的飲食,攝取足夠的營養素,並避免過度加工食品、高糖飲料等不健康的選擇。此外,對於消化吸收功能較差的長者,可以考慮使用營養補充品,例如蛋白質粉、維生素D補充劑等,以補足營養需求。

肌少症的成因與影響

肌少症,顧名思義,指的是肌肉減少症,是一種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發生的肌肉量和功能下降的狀態。它不僅影響身體機能,更會增加跌倒、骨折、失能和死亡的風險。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林立峯副教授指出,肌少症的成因錯綜複雜,包括:

  • 老化:隨著年齡增長,肌肉蛋白質合成速度減緩,肌肉分解速度加快,導致肌肉量逐漸減少。
  • 賀爾蒙變化:男性荷爾蒙睪固酮和女性荷爾蒙雌激素水平下降,也會影響肌肉的生長和維持。
  • 發炎反應:慢性發炎會加速肌肉分解,進而導致肌少症。
  • 活動不足:缺乏運動會使肌肉萎縮,加速肌少症的發生。
  • 營養不良:缺乏蛋白質、維生素D等營養素,也會影響肌肉的生長和修復。
  • 慢性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也會增加肌少症的風險。

肌少症的影響不僅限於肌肉量的減少,更會導致以下問題:

  • 體能下降:肌肉力量和耐力下降,導致日常生活活動能力減弱,例如爬樓梯、提重物等。
  • 跌倒風險增加:肌肉力量不足,容易失去平衡,增加跌倒的風險,進而導致骨折、失能等。
  • 死亡風險增加:研究顯示,肌少症患者的死亡風險較高,尤其是因跌倒、骨折或其他併發症而死亡。
  • 生活品質下降:肌少症會影響日常生活活動能力,降低生活品質,甚至需要他人照護。

肌少症的發展是一個逐漸累積的過程,早期可能沒有明顯的症狀,但隨著時間推移,其影響會逐漸顯現。因此,及早預防和治療肌少症至關重要。

肌少症如何改善:非藥物治療指南

肌少症如何改善.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如何改善肌少症? 營養補充是關鍵

想要改善肌少症,除了運動外,充足的營養是主要關鍵。年長者是肌少症的高危險族群,更是最需要補充營養的族群。然而老人家牙口差、吃的少,因此常常無法達到均衡的營養,建議您透過營養師的協助,改善肌少症的營養狀況。以下列舉一些針對肌少症的營養補充建議:

  • 蛋白質: 蛋白質是肌肉生長和修復的必需營養素,建議每天攝取的蛋白質量為每公斤體重1.2-1.5克。年長者可以選擇高蛋白質的食物,例如魚肉、雞肉、豆腐、豆漿、牛奶、雞蛋等。如果無法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考慮補充蛋白質粉。
  • 維生素D: 維生素D有助於骨骼健康和肌肉力量,建議每天補充400-800IU的維生素D。可以透過曬太陽或補充維生素D補充品來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
  • 鈣: 鈣是骨骼和肌肉健康的重要營養素,建議每天攝取1000-1200毫克的鈣。可以從牛奶、乳酪、豆腐、綠色蔬菜等食物中攝取鈣,也可以補充鈣片。
  • 鉀: 鉀有助於維持肌肉功能和預防骨質疏鬆,建議每天攝取4700毫克的鉀。可以從香蕉、馬鈴薯、番茄、菠菜等食物中攝取鉀。
  • 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減少發炎反應,促進肌肉生長,建議每天攝取1-2克的Omega-3脂肪酸。可以從鮭魚、鯖魚、鮪魚、亞麻籽油等食物中攝取Omega-3脂肪酸,也可以補充魚油。

除了上述營養素外,也要注意飲食的均衡,避免過度攝取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建議多食用新鮮蔬果,以補充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此外,也要注意水分的攝取,每天至少要喝2000毫升的水,以維持身體機能的正常運作。

針對年長者牙口差、吃的少的問題,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 選擇軟質的食物: 例如豆腐、魚肉、雞肉等,可以容易咀嚼和消化。
  • 將食物切碎或打成泥: 可以方便年長者食用。
  • 使用營養補充品: 可以補充年長者無法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素。
  • 少量多餐: 避免一次吃太多,造成消化負擔。

改善肌少症需要長期持續的努力,建議您諮詢營養師,制定個人化的營養補充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改善效果。

如何改善肌少症? 營養補充是關鍵
營養素 建議攝取量 食物來源 補充品 益處
蛋白質 每公斤體重1.2-1.5克 魚肉、雞肉、豆腐、豆漿、牛奶、雞蛋 蛋白質粉 肌肉生長和修復
維生素D 400-800IU 曬太陽 維生素D補充品 骨骼健康和肌肉力量
1000-1200毫克 牛奶、乳酪、豆腐、綠色蔬菜 鈣片 骨骼和肌肉健康
4700毫克 香蕉、馬鈴薯、番茄、菠菜 維持肌肉功能和預防骨質疏鬆
Omega-3脂肪酸 1-2克 鮭魚、鯖魚、鮪魚、亞麻籽油 魚油 減少發炎反應,促進肌肉生長

針對年長者牙口差、吃的少的問題,可以考慮以下建議:
建議 說明
選擇軟質的食物 例如豆腐、魚肉、雞肉等,可以容易咀嚼和消化。
將食物切碎或打成泥 可以方便年長者食用。
使用營養補充品 可以補充年長者無法從食物中攝取的營養素。
少量多餐 避免一次吃太多,造成消化負擔。

老人家如何減緩肌少症?

許多老人家以為只要進行有氧運動,例如快走、慢跑、登山、游泳,就能維持健康,但事實上,這些運動只能增強心肺功能,無法有效減緩肌少症的問題。郭家驊說,骨骼肌會隨著年齡增加慢慢減少,但是要增加肌肉只有做「阻抗性運動」,也就是所謂的重量訓練。阻抗性運動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增加肌肉量和力量,進而改善平衡、協調和肌耐力,降低跌倒風險。因此,想要減緩肌少症,關鍵在於進行阻抗性運動。

阻抗性運動的種類很多,適合老人家做的包括舉重、彈力帶訓練、徒手訓練等。舉重可以利用啞鈴、杠鈴等器械,進行各種動作,例如深蹲、臥推、硬拉等。彈力帶訓練則可以利用彈力帶的阻力,進行各種動作,例如拉伸、屈伸、旋轉等。徒手訓練則可以利用自身體重,進行各種動作,例如伏地挺身、引體向上、仰臥起坐等。這些運動都能有效刺激肌肉生長,增加肌肉量和力量。

老人家在進行阻抗性運動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運動前要做好熱身,避免運動傷害。
  • 運動強度要循序漸進,不要過度負荷。
  • 運動過程中要保持正確姿勢,避免錯誤動作造成傷害。
  • 運動後要適當休息,讓肌肉得到恢復。

老人家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和運動目標,選擇適合的阻抗性運動類型和強度。建議老人家在開始進行阻抗性運動前,先諮詢醫生或專業教練,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補充魚油,提升肌肉健康

除了蛋白質與支鏈胺基酸,魚油也是改善肌少症的重要營養補充。魚油富含 Omega-3 脂肪酸,其中以 EPA 和 DHA 最為重要。這些脂肪酸具有強大的抗發炎功能,可以有效減緩肌肉組織的發炎反應,促進肌肉修復,並提升肌肉功能。

研究顯示,Omega-3 脂肪酸可以改善肌少症患者的肌肉力量、步行速度和平衡能力。此外,魚油還可以抑制肌肉蛋白質的分解,進一步促進肌肉生長。對於患有肌少症的長者,適當補充魚油可以有效改善肌肉健康,提升生活品質。

那麼,如何將魚油融入日常飲食呢?除了直接食用魚油補充劑外,也可以選擇富含 Omega-3 脂肪酸的魚類,例如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這些魚類可以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和 Omega-3 脂肪酸,是改善肌少症的理想選擇。

需要注意的是,魚油的攝取量需適量,過量可能會導致出血風險。建議諮詢營養師或醫師,根據自身狀況制定適當的補充方案。

除了補充魚油,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也是改善肌少症的關鍵。建議每周至少進行兩次阻力訓練,例如舉重、伏地挺身等,並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以促進肌肉生長。

總而言之,魚油中的 Omega-3 脂肪酸對於改善肌少症具有積極作用,可以有效提升肌肉健康,進而提升生活品質。建議將魚油納入日常飲食,並配合規律運動和均衡飲食,共同對抗肌少症。

可以參考 肌少症如何改善

肌少症如何改善結論

肌少症的改善需要多管齊下,透過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的調整,就能有效提升肌肉力量,改善生活品質。本文詳細說明了如何透過營養補充、阻力訓練、有氧運動和生活習慣的改變來改善肌少症,並提供實用的建議,例如:增加蛋白質攝取量、補充維生素D、鈣、鉀等營養素,以及進行阻力訓練、彈力帶訓練和徒手訓練等。

了解肌少症的成因和影響,並採取積極的預防和改善措施,是維持健康、活力和獨立生活的重要關鍵。希望本文能幫助您輕鬆掌握肌少症的防治知識,並將這些知識應用到您的日常生活中,從而有效預防或改善肌少症,享受健康和充實的晚年生活。

肌少症如何改善 常見問題快速FAQ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患有肌少症?

肌少症的症狀通常較為隱性,並非所有症狀都一定會出現。建議您進行以下簡易評估:

  • 步行速度: 嘗試在4秒內走完4公尺,如果無法完成,則可能存在肌少症風險。
  • 握力: 使用握力計測量握力,如果握力低於標準值,則可能存在肌少症風險。
  • 平衡能力: 嘗試單腳站立20秒,如果無法保持平衡,則可能存在肌少症風險。
  • 日常生活活動: 是否常感到疲倦、容易跌倒、爬樓梯困難、提重物困難等。

如果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肌少症,建議您諮詢醫師進行進一步的檢查和評估。

有哪些運動可以改善肌少症?

想要改善肌少症,除了飲食之外,規律的運動至關重要,尤其是阻力訓練。以下列舉一些適合改善肌少症的運動方式:

  • 阻力訓練: 舉重、彈力帶訓練、徒手訓練等,可以有效刺激肌肉生長,增加肌肉量和力量。
  • 有氧運動: 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等,可以提升心肺功能,增加肌肉耐力。
  • 伸展運動: 可以改善肌肉柔軟度,增加關節活動範圍。
  • 平衡訓練: 單腳站立、八段錦、太極拳等,可以改善平衡能力,降低跌倒風險。

建議您根據自身狀況和運動目標,選擇適合的運動方式和強度,並在開始運動前諮詢醫生或專業教練,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

改善肌少症需要多久時間?

改善肌少症需要持續的努力,並非一蹴可幾。根據個人狀況、運動強度和飲食調整等因素,改善效果會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需要數週或數月的時間才能看到明顯的改善。

重要的是要保持耐心和毅力,持續進行飲食和運動的調整,並定期追蹤改善情況。建議您定期諮詢醫生或營養師,評估改善進度並調整方案。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