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不可避免的,但您知道肌肉流失怎麼辦嗎?其實,您可以透過科學方法逆轉肌少症,重拾健康體魄!研究指出,阻抗性運動,例如重量訓練,是增肌的關鍵,而有氧運動則無法有效改善肌少症。此外,營養攝取也很重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可以幫助肌肉生長。想要預防肌肉流失,除了積極運動,也要注意飲食,均衡攝取營養,才能有效提升體能,延緩老化。
肌肉流失的警鐘:肌少症的隱形殺手
隨著年齡增長,肌肉流失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現象,但您知道嗎?肌肉流失的速度快慢,直接影響著您的健康與壽命!當肌肉流失的速度超過身體的修復能力,就會導致「肌少症」,這是一種隱形的健康危機,它不僅會讓您行動不便、體力衰退,更會增加罹患慢性疾病和死亡的風險。
肌少症的危害不容小覷,它就像一個隱形的殺手,悄悄地侵蝕著您的健康。研究顯示,肌少症會導致以下嚴重的健康問題:
- 行動不便: 肌肉力量下降,導致行走、爬樓梯、穿衣等日常活動變得困難,甚至需要他人協助。
- 骨質疏鬆: 肌肉力量不足,無法有效支撐骨骼,容易造成骨折,增加跌倒風險。
- 免疫力下降: 肌肉是人體重要的免疫器官,肌肉流失會降低免疫力,更容易感染疾病。
- 新陳代謝減慢: 肌肉是人體主要的能量消耗器官,肌肉流失會導致基礎代謝率下降,更容易肥胖。
- 死亡風險增加: 研究證實,肌少症患者的死亡風險顯著提高,尤其是在發生跌倒、骨折等意外事件後。
您是否開始擔心自己的肌肉流失問題?別害怕,只要採取正確的行動,就能有效逆轉肌少症,重拾健康體魄!接下來,我們將深入探討如何透過運動、營養和生活習慣的調整,來改善肌肉流失,讓您重返活力充沛的狀態。
增肌要吃什麼?
蛋白質是肌肉生長所需的原料,但是大家常忽略了,從飲食中攝取的蛋白質要先經過人體消化代謝,再重新建構成我們所需的肌肉,中間過程都要耗能。 因此想要增肌,攝取足夠的熱量及蛋白質兩者缺一不可,以下為3個增肌飲食的重點:
- 熱量要充足:建議正餐均衡攝食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肉類及蔬菜類,配合適量油脂,並額外搭配水果及乳品類,以達均衡且充足的熱量攝取。 舉例來說,一餐可以選擇糙米飯搭配雞胸肉和青菜,並加入適量油脂,例如橄欖油或芝麻油,最後再搭配水果,例如蘋果或香蕉,以及一杯牛奶,這樣就能提供充足的熱量和營養素,幫助肌肉生長。
- 優質蛋白質,質與量皆重要:針對高齡族群,建議蛋白質攝取量應提升至體重每公斤1.2公克的蛋白質。 以60公斤健康長者為例,每日蛋白質的需求量為72克,相當於每餐需吃到至少一手掌心大小的豆魚蛋肉類,每日搭配攝取1∼2杯乳製品。
- 質的部分,建議優先選擇豆製品、魚、蛋、肉、乳製品等優質又完整的蛋白質來源,這些食物富含必需胺基酸,可以幫助人體合成肌肉蛋白質。
- 量的部分,除了每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外,也要注意一天的總攝取量。 可以依照自己的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的蛋白質量,並將其分配到每餐中。 例如,一個體重70公斤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取約100克的蛋白質,可以將其分配到三餐中,每餐約30克。
- 補充營養素:除了蛋白質和熱量之外,其他營養素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例如,維生素D可以幫助鈣質吸收,有助於骨骼健康,而鐵質則可以幫助紅血球生成,提升運動表現。 建議選擇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鮭魚、蛋黃、牛奶等,以及富含鐵質的食物,例如紅肉、菠菜、豆腐等。
除了飲食之外,規律的運動也是增肌的重要因素。 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才能有效提升肌肉量,改善肌少症。
肌肉流失怎麼辦.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三、其他營養素的補充
除了熱量和蛋白質,其他營養素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影響著肌肉的健康與功能。以下列舉幾個關鍵營養素,以及如何透過飲食攝取,來幫助老年人維持肌肉健康:
- 維生素D:維生素D有助於鈣質的吸收,而鈣質是骨骼健康的重要元素,強健的骨骼才能支撐肌肉的活動。老年人由於日照時間減少,容易缺乏維生素D,建議多食用富含維生素D的食物,例如:鮭魚、鮪魚、蛋黃、牛奶等,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充品。
- 鈣質:鈣質除了維持骨骼健康外,也參與肌肉收縮與放鬆的過程。建議老年人多攝取富含鈣質的食物,例如:牛奶、乳酪、豆腐、小魚乾等,並注意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以幫助鈣質吸收。
- 鐵質:鐵質是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包括肌肉組織。老年人容易缺乏鐵質,導致肌肉疲勞、無力,建議多食用富含鐵質的食物,例如:紅肉、豬血、菠菜、豆腐等,並搭配維生素C,促進鐵質吸收。
- 鋅:鋅是肌肉生長與修復的重要元素,參與蛋白質合成與肌肉組織的修復。建議老年人多攝取富含鋅的食物,例如:牡蠣、牛肉、南瓜子、腰果等。
- 肌酸:肌酸是肌肉細胞中的能量儲存物質,可以幫助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建議老年人可以適當補充肌酸補充品,但需注意使用劑量,並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除了上述營養素之外,老年人也要注意避免過量攝取糖分、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這些物質會增加慢性疾病的風險,進而影響肌肉健康。均衡飲食,搭配適當的運動,才能有效預防和改善肌少症,維持健康體魄。
“`html
營養素 | 功能 | 建議攝取來源 |
---|---|---|
維生素D | 有助於鈣質的吸收,維持骨骼健康,支撐肌肉活動 | 鮭魚、鮪魚、蛋黃、牛奶等,或適當補充維生素D補充品 |
鈣質 | 維持骨骼健康,參與肌肉收縮與放鬆 | 牛奶、乳酪、豆腐、小魚乾等 |
鐵質 | 紅血球中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負責將氧氣輸送到全身,包括肌肉組織 | 紅肉、豬血、菠菜、豆腐等,並搭配維生素C |
鋅 | 肌肉生長與修復的重要元素,參與蛋白質合成與肌肉組織的修復 | 牡蠣、牛肉、南瓜子、腰果等 |
肌酸 | 肌肉細胞中的能量儲存物質,幫助提升肌肉力量和耐力 | 肌酸補充品,但需注意使用劑量,並諮詢專業醫師或營養師 |
“`
肌少症會影響身體嗎?
肌少症不僅僅是肌肉流失,它會對身體造成深遠的影響,尤其是對於原本身體狀況就不佳的族群來說,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健康狀況容易惡化。歐瀚文醫師指出,臨床上常遇到肌肉流失速度非常快的壯世代,除了因身體消化吸收功能不佳之外,邁入更年期後,荷爾蒙流失也是一大主因,所以女性肌肉的流失,又比男性更早且更快。另一方面,肌少症也會影響身體質量指數(BMI)過高的人,這種疾病稱為「肌少性肥胖」,與僅有肥胖症或肌少症的人相比,同時患有肥胖症和肌肉減少症的人出現併發症的風險更高。
肌少症的影響不僅僅侷限於外觀,它會對身體功能造成多方面的負面影響,例如:
- 體能下降: 肌肉流失會導致體力下降,影響日常生活活動,例如爬樓梯、提重物等,甚至連走路都變得吃力。
- 跌倒風險增加: 肌肉力量不足會使平衡能力下降,更容易跌倒,進而增加骨折的風險,尤其是老年人。
- 慢性疾病風險上升: 研究顯示,肌少症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肌肉是身體重要的代謝器官,肌肉流失會影響身體的代謝功能,進而增加罹患慢性疾病的風險。
- 生活品質下降: 肌少症會影響生活品質,導致行動不便、獨立性下降,甚至需要他人協助,影響生活樂趣和社交活動。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指出,40歲後的肌肉質量平均每10年下降8%,70歲以後的肌肉質量下降率,則會升高至15%;隨著年紀增長,肌肉質量因瘦體組織(Lean Body Mass,包含肌肉、器官、骨骼,並扣除掉脂肪及水份)流失,肌力會自然減少。因此,了解肌少症的影響,並積極採取預防措施,對於維持健康生活至關重要。
生病時:補足營養,避免肌肉流失
生病時,身體會啟動修復機制,消耗大量能量,而肌肉組織也可能成為能量來源,導致肌肉流失。尤其是在長期臥床或活動量大幅減少的情況下,肌肉流失的速度會更快。
生病時,除了積極治療外,更要注重營養補充,避免肌肉流失。以下提供幾個營養建議:
除了營養補充,適當的運動也是維持肌肉量的關鍵。根據身體狀況,可以進行一些輕度的運動,例如散步、伸展運動等,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預防肌肉萎縮。
生病期間,要留意身體狀況,並諮詢醫生或營養師,制定適合的營養計劃,避免肌肉流失,加速恢復健康。
肌肉流失怎麼辦結論
肌肉流失怎麼辦?別擔心!透過科學方法,您可以逆轉肌少症,重拾健康體魄!本篇文章帶您深入了解肌肉流失的危害,以及如何透過阻抗性運動、營養攝取和生活習慣調整來改善肌肉流失。
重點總結:
- 阻抗性運動: 是增肌的關鍵,建議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並逐漸增加運動強度和時間。
- 營養攝取: 充足的蛋白質、熱量和均衡的營養素,都是維持肌肉健康的關鍵。建議每餐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並補充維生素D、鈣質、鐵質和鋅等營養素。
- 生活習慣調整: 保持充足的睡眠、適度減壓和維持充足的水分攝取,都有助於提升肌肉生長環境。
肌肉流失不是不可逆的,只要您願意積極採取行動,就能逆轉肌少症,重返健康活力!
肌肉流失怎麼辦 常見問題快速FAQ
1. 我已經有肌少症了,還能逆轉嗎?
可以!雖然肌肉流失是不可逆的,但您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減緩流失的速度,甚至逆轉肌少症。 積極的運動,尤其是阻抗性訓練,可以刺激肌肉生長。同時,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也能幫助肌肉修復和重建。
2. 為什麼我明明有運動,但肌肉還是流失?
有可能是訓練強度不足,或是營養攝取不夠。 阻抗性運動的強度要足以刺激肌肉生長,若運動強度不足,肌肉得不到適當的刺激,就無法有效增長。此外,補充足夠的蛋白質和營養素也很重要,如果營養攝取不足,肌肉就無法得到充足的材料進行修復和生長。
3. 有哪些適合老年人的增肌運動?
適合老年人的增肌運動有很多,例如:輕重量訓練、彈力帶訓練、水中運動等等。 這些運動可以針對不同的肌肉群進行訓練,同時也能降低運動傷害的風險。 建議您在開始運動前,先諮詢專業的運動教練,制定適合自己的運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