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請外籍勞工的費用除了薪資之外,還包括仲介費用、保險費用以及相關生活開銷。根據法律規定,雇主需支付每年2,000元的仲介服務費,並為外籍勞工投保意外險,保障金額至少30萬元以上。若需聘請外籍看護,鐘點制費用約每小時200~500元,包日制則為全日2000~2500元、半日1100~1500元。這些費用需仔細評估,才能準確掌握請外勞費用,並做出明智的聘僱決策。
請外勞費用:保險費、仲介費、醫院看護
聘請外籍勞工協助家務或照護家人,確實能減輕家庭負擔,但雇主需要了解相關費用,才能做出明智的決策。除了基本薪資外,雇主還需負擔保險費、仲介費、以及可能需要的醫院看護費用。根據勞動契約規定,雇主必須為外籍勞工辦理意外保險,保額需至少30萬元以上,以保障勞工在工作期間的安全。此外,依照就業服務法規定,仲介公司得向雇主收取每年2,000元服務費,作為協助媒合勞工的服務費用。
若需要醫院看護,則有鐘點制和包日制兩種選擇。鐘點制每小時約200~500元左右,不綁約也無需申請,適合臨時性的看護需求。包日制則可細分為半日和全日兩種,全日費用約2000~2500元,半日則是1100~1500元。選擇包日制可以獲得更穩定、全面的看護服務,但需要事先與看護人員協商好時間和工作內容。
除了上述費用外,雇主還需支付外籍勞工的生活費,包含食宿、交通等費用。雇主應根據外籍勞工的實際需求,提供合理的生活條件,並確保其權益不受損害。雇主在聘請外籍勞工前,應仔細了解相關費用,並做好預算規劃,才能避免日後產生經濟負擔。
台灣外籍勞工的稱呼演變
在台灣,對於外籍勞工的稱呼,從過去的「外勞」到現在的「移工」,其實反映了社會對外籍勞工的認知和理解正在逐漸改變。過去,「外勞」一詞經常被用來指代來自國外的勞動者,這個詞語本身並沒有帶有任何貶義,但隨著時間推移,它逐漸被賦予了負面的刻板印象,例如低技能、廉價勞動力等等。這種刻板印象的形成,與新聞媒體的渲染、社會對外籍勞工的歧視和偏見,以及部分外籍勞工自身所面臨的困境都有關聯。
為了扭轉這種負面印象,以及更加貼近國際勞工組織的定義,台灣政府在2019年將外國人在台灣的居留證事由更名為「移工」。這個改變不僅僅是名詞上的調整,更代表著台灣社會對於外籍勞工的理解和尊重正在逐漸提升。以下列出「移工」一詞的幾個重要意義:
- 強調移動性:「移工」一詞更強調的是「移動、遷移」的行為,而不是單純的「勞工」身份。這表示我們應該關注這些勞動者在跨越國界、文化和語言障礙後,所面臨的各種挑戰和困境。
- 尊重多元文化:「移工」一詞也代表著對多元文化的尊重。台灣社會是一個多元文化社會,外籍勞工是這個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他們不僅僅是勞動力,更帶來了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
- 促進平等對待:使用「移工」一詞,也意味著我們應該以平等的角度看待外籍勞工,尊重他們的勞動權益,並提供他們必要的社會資源和支持。
雖然「移工」一詞的更名是一個重要的進步,但我們仍然需要持續關注外籍勞工在台灣所面臨的各種挑戰,例如勞動權益保障、文化隔閡、社會歧視等等。只有當我們真正理解和尊重這些挑戰,才能建立一個更加包容和友善的社會環境,讓外籍勞工在台灣能夠享有尊嚴和公平的待遇。
請外勞費用.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外勞加班費怎麼算?
外勞加班費的計算方式,依據台灣勞動法規,是將每月基本薪資除以30日,再乘以加班時數。舉例來說,第一級金額投保的移工,每月基本薪資為25,250元,每日基本薪資為841.67元(25,250元 ÷ 30日),若加班一天,加班費則為880元(841.67元 × 1.05)。
外勞工作7天中有1天休假日,每月有4次休假日。若移工放棄休假,應雇主要求加班,費用為每月基本薪資除以30日。通常外籍移工會想要多賺而選擇加班,但並非絕對,請雇主依照實際狀況計費,也須讓移工適度休息。
以第一級金額投保的移工為例,若4天都加班,每月加班費為3,520元(880元 × 4天)。雇主應注意,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會依據移工的投保金額而有所不同,雇主應仔細了解相關法規,並依法計算加班費,避免觸犯相關法規。
此外,雇主也應注意,外勞加班時間需符合相關法規,例如每周加班時數不得超過24小時,每月加班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雇主應妥善安排外勞的休假時間,讓外勞能適度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雇主應了解,外勞加班費的計算方式,是保障外勞勞動權益的重要措施,雇主應依法計算加班費,並妥善安排外勞的休假時間,以確保勞資雙方權益,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項目 | 計算方式 | 說明 |
---|---|---|
每日基本薪資 | 每月基本薪資 ÷ 30日 | 以第一級金額投保的移工為例,每月基本薪資為25,250元,每日基本薪資為841.67元。 |
加班費 | 每日基本薪資 × 1.05 × 加班時數 | 加班費為每日基本薪資的1.05倍,以第一級金額投保的移工為例,加班一天的加班費為880元。 |
放棄休假加班費 | 每月基本薪資 ÷ 30日 | 外勞工作7天中有1天休假日,每月有4次休假日。若移工放棄休假,應雇主要求加班,費用為每月基本薪資除以30日。 |
每月加班費總計 | 每日加班費 × 加班天數 | 以第一級金額投保的移工為例,若4天都加班,每月加班費為3,520元。 |
加班時間限制 | 每周加班時數不得超過24小時,每月加班時數不得超過46小時。 | 雇主應妥善安排外勞的休假時間,讓外勞能適度休息,避免過度勞累。 |
外勞申請可分為哪兩大類?
在台灣所進行的外勞申請可簡單分為2大類,分別是家庭幫傭、家庭看護、機構看護型的「社福外籍勞工申請」及營建業、製造業、近海遠洋漁業型的「產業外籍勞工申請」。 以下請外籍移工工作規則為依照「外國人從事就業服務法第46條第1項第8款至第11款工作資格及審查標準」所規定的外勞工作規則:
- 機構看護外勞工作內容:在第15條所定之機構或醫院,從事被收容之身心障礙者或病患之日常生活照顧等相關事務工作。
- 家庭看護外勞工作內容:在家庭,從事身心障礙者或病患之日常生活照顧相關事務工作。
- 近海遠洋漁業外勞工作內容:應為從事漁船船長、動力小船駕駛人以外之幹部船員及普通船員、箱網養殖或與其有關之體力工作。
- 營造業外勞工作內容:在營造工地或相關場所,直接從事營造工作或與其有關之體力工作。
這兩種外勞申請的流程、所需文件、審查標準和費用都略有不同。因此,在您決定聘僱外勞之前,務必先了解您需要的是哪一種外勞申請,並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順利完成申請流程。
例如,社福外籍勞工申請需要提供申請人的身心障礙證明或疾病診斷證明,而產業外籍勞工申請則需要提供公司營運證明和工作職缺證明。此外,不同類型的外勞申請也會有不同的費用,例如仲介費、簽證費、機票費等。
因此,建議您在申請外勞之前,先諮詢專業的仲介公司或政府單位,了解相關的申請流程和費用,避免因資訊不足而造成不必要的困擾。
外勞申請費用中的行政規費
外勞申請費用是什麼? 提到外勞申請費用是指雇主在聘僱外籍勞工時,需要支付給政府機關、仲介業者等單位的費用,由於各家業者收費機制都不盡相同,因此外勞仲介小編將項目有哪些、變動趨勢與常見問答集整合起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趕快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外勞申請費用是雇主和外籍勞工都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瞭解這些費用項目對於預算規劃和遵守法規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見的外勞申請費用項目:
行政規費是由勞動部收取,包括外籍勞工登記費、居留證規費、就業安定費等,行政規費是依據《外國人工作許可及就業管理法》第24條、第25條及第26條規定收取。
- 外籍勞工登記費:每名外籍勞工新台幣2,000元。此費用為勞動部收取,用於辦理外籍勞工的登記作業,並建立外籍勞工資料庫,以便於後續管理和追蹤。
- 居留證規費:每張居留證新台幣3,000元。此費用為內政部收取,用於辦理外籍勞工的居留證,證明外籍勞工在台灣合法居留的身份。
- 就業安定費:每名外籍勞工每月新台幣2,000元。此費用為勞動部收取,用於協助失業勞工就業,並提供職業訓練等服務。雇主需每月繳納就業安定費,直到外籍勞工離開台灣為止。
除了上述費用外,雇主還需支付其他費用,例如:仲介費、保險費、體檢費、機票費等。這些費用會因仲介業者、保險公司、體檢機構、航空公司等不同而有所差異。建議雇主在選擇仲介業者時,應詳細詢問各項費用項目,並比較不同業者提供的服務內容和價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
請外勞費用結論
聘請外籍勞工的費用不僅包含薪資,還包含仲介費用、保險費用、行政規費以及生活開銷等。雇主需要仔細評估這些費用項目,才能準確掌握請外勞費用,並做出明智的聘僱決策。除了上述費用之外,雇主還需了解外籍勞工的加班費計算方式,以及依法提供適當的休假時間。同時,也要了解外勞申請流程和所需文件,並選擇適合的仲介業者,以確保合法聘僱。
在決定聘請外籍勞工之前,建議您詳細了解相關費用項目,並做好預算規劃。雇主應盡到責任和義務,保障外籍勞工的權益,並提供合法且安全的職場環境,才能讓外籍勞工在台灣安心工作,並為家庭帶來幫助。
請外勞費用 常見問題快速FAQ
請問聘請外籍看護的費用怎麼計算?
聘請外籍看護的費用主要分為鐘點制和包日制兩種。鐘點制費用約每小時200~500元,不綁約也無需申請,適合臨時性的看護需求。包日制則可細分為半日和全日兩種,全日費用約2000~2500元,半日則是1100~1500元。選擇包日制可以獲得更穩定、全面的看護服務,但需要事先與看護人員協商好時間和工作內容。
除了薪資外,雇主還要支付哪些費用?
除了外籍勞工的薪資外,雇主還需負擔保險費、仲介費、以及可能需要的醫院看護費用。根據法律規定,雇主需支付每年2,000元的仲介服務費,並為外籍勞工投保意外險,保障金額至少30萬元以上。雇主也需要支付外籍勞工的生活費,包含食宿、交通等費用。
請問外勞申請費用有哪些?
外勞申請費用主要包括行政規費、仲介費、保險費、體檢費、機票費等。行政規費是由勞動部收取,包括外籍勞工登記費、居留證規費、就業安定費等。仲介費則是由仲介業者收取,用於協助雇主尋找和聘僱外籍勞工。保險費是雇主需為外籍勞工投保的費用,體檢費則是外籍勞工在來台前需要進行體檢的費用,機票費則是外籍勞工來台的機票費用。建議雇主在選擇仲介業者時,應詳細詢問各項費用項目,並比較不同業者提供的服務內容和價格,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