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昏症候群症狀:照護失智症患者必學應對攻略

黃昏症候群症狀,也稱為日落症候群,是失智症患者在傍晚或夜晚來臨時出現的一系列行為變化。這些行為變化可能包括焦慮、躁動、遊走、攻擊性、幻覺,以及原本精神行為症狀的加劇。這些症狀並非疾病本身,而是失智症患者在特定時段內出現的行為模式。瞭解黃昏症候群症狀有助於照護者提前預防和應對,為患者提供更安全和舒適的環境。

可以參考 營養師公開助眠食物秘訣:6大食物助你安穩入眠

黃昏症候群的定義與症狀

您是否曾經在傍晚或夜晚時,發現照護的失智症患者變得焦躁不安、行為異常?這可能是「黃昏症候群」,也稱為「日落症候群」,是一種常見於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模式,它並不是一種疾病或診斷,而是一群行為的總稱。多好發在包含阿茲海默失智症等各種失智症患者或意識混亂長者身上,在傍晚或夜晚來臨前,患者出現行為或意識上的混亂,或是原有的精神行為症狀變得更嚴重。

黃昏症候群的症狀可能包括:

  • 躁動不安:患者可能不停地踱步、來回走動,或表現出明顯的焦慮。
  • 攻擊性:患者可能變得容易激動,並對周遭的人事物產生攻擊行為。
  • 不安:患者可能表現出不安、焦慮、害怕等情緒,並不斷地尋找東西或想要離開房間。
  • 遊走:患者可能試圖離開家或房間,即使他們並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可能難以專注,無法理解周遭環境或指示。
  • 尖叫:患者可能無故尖叫或大聲哭喊。
  • 幻覺:患者可能看到或聽到不存在的事物,例如看到房間裡有鬼魂或聽到有人在說話。

這些症狀通常在傍晚或夜晚時最為嚴重,並可能持續數小時或更長時間。雖然黃昏症候群並非致命疾病,但它會對患者和照護者造成很大的困擾,並可能導致跌倒、受傷或其他安全問題。因此,了解黃昏症候群的成因和應對策略,對於照護失智症患者至關重要。

中樞型眩暈症是什麼?

中樞型眩暈症是指由腦幹或小腦病變導致的中樞前庭系統異常所引起。它與我們常說的頭昏眼花、頭暈目眩並不完全相同。真正的眩暈症是指天旋地轉、左右前後搖晃的感覺,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旋轉一樣。

很重要的是,眩暈必須與下列幾種常見的抱怨區分開來,包括:

  • 走路時的不平衡感 (disequilibrum):這種感覺通常是由於內耳前庭系統異常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患者會感覺走路不穩,容易跌倒。
  • 頭輕飄飄的感覺 (light headedness):這種感覺通常是由於血液循環不良、低血壓或心律不整引起,患者會感覺頭部昏沉,注意力不集中。
  • 暈厥前的情形 (presyncope):這種感覺通常是由於血壓突然下降引起,患者會感覺頭暈目眩,眼前發黑,甚至昏倒。

如果患者出現眼振 (nystagmus),則可以更加確定患者所抱怨的是真正的眩暈症,而不是上述其他頭昏眼花的症狀。眼振是指眼球不自主地快速跳動,通常是由於前庭系統異常或神經系統疾病引起。眼振通常從不對稱的前庭功能缺失持續到正常或是中樞系統已經代償適應為止 (Adaptation or Central compensation)。

眩暈形成的原因從良性到威脅生命的疾病都有。在診斷上,確定眩暈之後,先做完整的病史與相關的理學檢查,再根據需要進行影像學檢查、血液檢查等,才能準確地找出病因,並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

黃昏症候群症狀:照護失智症患者必學應對攻略

黃昏症候群症狀. Photos provided by unsplash

眩暈症的類型與成因

眩暈症並非單一疾病,而是許多不同疾病的共同症狀。根據眩暈症發生的原因和症狀表現,可以將眩暈症分為幾種類型,例如:

  • 前庭性眩暈: 這是最常見的眩暈症類型,通常是由內耳前庭系統的疾病或損傷引起的。前庭系統負責平衡和空間定位,當它受到影響時,就會導致眩暈、頭昏眼花、噁心等症狀。常見的前庭性眩暈包括良性陣發性位置性眩暈 (BPPV)、迷路炎、梅尼埃病等。
  • 中樞性眩暈: 由腦部疾病引起的眩暈症,例如腦中風、腦瘤、腦血管疾病等。中樞性眩暈通常伴隨其他神經系統症狀,例如肢體麻木、無力、視力模糊等。
  • 藥物性眩暈: 一些藥物會引起眩暈症作為副作用,例如抗生素、安眠藥、抗憂鬱藥等。
  • 心理性眩暈: 由心理因素引起的眩暈症,例如焦慮、恐慌、壓力等。心理性眩暈通常沒有明確的生理原因,但會造成患者極度不適。

除了以上常見的類型外,還有一些其他原因可能導致眩暈症,例如低血糖、貧血、脫水、睡眠不足等。因此,當您出現眩暈症狀時,建議您盡快尋求專業醫生的診斷,以確定眩暈症的根本原因,並接受適當的治療。

眩暈症的類型與成因
類型 成因 常見症狀
前庭性眩暈 內耳前庭系統的疾病或損傷 眩暈、頭昏眼花、噁心
中樞性眩暈 腦部疾病,例如腦中風、腦瘤、腦血管疾病等 眩暈、頭昏眼花、噁心、肢體麻木、無力、視力模糊
藥物性眩暈 某些藥物副作用,例如抗生素、安眠藥、抗憂鬱藥等 眩暈、頭昏眼花、噁心
心理性眩暈 心理因素,例如焦慮、恐慌、壓力等 眩暈、頭昏眼花、噁心

造成黃昏症候群的可能因素

造成黃昏症候群的確切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但科學家們推測可能與以下幾個因素有關:

  1. 生理時鐘紊亂:失智症長輩的生理時鐘可能出現紊亂,導致他們在傍晚或夜晚時更容易出現混亂。隨著年齡增長,人體的生理時鐘調節能力會逐漸下降,而失智症患者的生理時鐘調節能力更是受到影響。當生理時鐘紊亂時,患者的睡眠-清醒週期會被打亂,導致他們在傍晚或夜晚時更容易感到焦慮、不安,並出現其他黃昏症候群的症狀。
  2. 睡眠障礙:失智症長輩常伴隨睡眠障礙,例如失眠、睡眠呼吸中止症等,這些問題會加劇他們認知功能下降,導致黃昏症候群的發生。睡眠不足會影響大腦的正常運作,導致認知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判斷力下降,情緒波動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可能加劇黃昏症候群的發生。
  3. 環境因素:光線不足、噪音、溫度變化等環境因素也會影響失智症長輩的行為,加劇黃昏症候群。例如,傍晚時分光線變暗,患者可能會感到不安,因為他們無法清楚地辨識周圍環境。噪音也會刺激患者的神經系統,導致他們感到焦慮和不安。溫度變化也會影響患者的體溫調節能力,導致他們感到不適,進而出現行為問題。
  4. 藥物副作用:部分藥物會造成失智症長輩的認知功能下降,引發黃昏症候群。有些藥物會影響患者的睡眠品質,導致他們出現睡眠障礙,進而加劇黃昏症候群的發生。有些藥物則會直接影響患者的認知功能,導致他們出現混亂、迷失方向等症狀。
  5. 飢餓或口渴:失智症長輩可能忘記吃飯或喝水,導致飢餓或口渴,引發焦慮和不安。當患者感到飢餓或口渴時,他們可能會出現焦慮、不安、易怒等情緒,這些情緒可能會加劇黃昏症候群的發生。

除了上述因素外,其他因素,例如壓力、情緒變化、社交孤立等,也可能與黃昏症候群的發生有關。因此,照護失智症長輩時,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狀況,並針對不同的因素採取相應的措施,才能有效地預防和緩解黃昏症候群。

日落症候群該如何預防?

預防日落症候群的發生,關鍵在於建立規律的作息和良好的生活環境。以下提供一些實用的預防策略:

  • 固定作息:失智症患者容易受到作息不規律的影響,因此維持固定的起床、用餐和睡覺時間至關重要。早上固定時間起床,盡量照到陽光,有助於調節生理時鐘。避免白天睡太久,中午可適度休息30分鐘,避免下午過於疲倦。
  • 光線充足:白天保持室內光線明亮,避免產生陰影,有助於減少患者的焦慮和不安。傍晚時,可使用柔和的燈光,營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 活動安排:午休後安排患者喜歡的活動,例如唱老歌、吃喜歡的食物或散步,可以分散注意力,減少日落症候群的發生。活動應避免過於刺激或勞累,選擇輕鬆愉快的活動,讓患者感到放鬆。
  • 環境安全:家中應保持安全,避免患者因日落症候群而發生意外。例如,將家具固定,避免跌倒;移除容易造成危險的物品,例如尖銳物品或藥品;在樓梯口設置護欄,防止患者跌落。
  • 生理需求:家屬應觀察失智長者是否有生理需求,例如上廁所、喝水等,及時滿足需求,避免因生理需求未得到滿足而產生焦慮和不安。
  • 藥物調整:有些藥物可能會加重日落症候群的症狀,例如某些安眠藥或鎮靜劑。若患者正在服用藥物,應諮詢醫師,了解藥物是否可能造成日落症候群,並適當調整藥物劑量或種類。

需要注意的是,預防日落症候群需要家屬的細心觀察和耐心陪伴。若長輩出現相關症狀,家屬可紀錄時間及表現行為,透過調整作息觀察症狀是否改善,或尋求醫療協助。透過有效的預防措施,可以減少日落症候群的發生,讓失智症患者在傍晚和夜晚也能保持相對平靜和安穩。

可以參考 黃昏症候群症狀

黃昏症候群症狀結論

照護失智症患者,了解「黃昏症候群症狀」並掌握應對技巧至關重要。本文針對「黃昏症候群症狀」的定義、症狀、可能原因和應對策略進行了深入探討,希望能幫助照護者更好地理解和應對患者在傍晚或夜晚時可能出現的行為變化。

要預防和緩解「黃昏症候群症狀」,需要從多方面著手,例如建立規律的作息,營造安全舒適的環境,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並適當調整藥物。重要的是,照護者要保持耐心和理解,並積極尋求專業醫療人員的協助。唯有積極面對,才能為失智症患者創造更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提升他們的生命品質。

黃昏症候群症狀 常見問題快速FAQ

黃昏症候群會持續多久?

黃昏症候群的持續時間因人而異,有些患者可能只持續幾分鐘,而有些患者可能會持續數小時甚至更久。症狀通常在傍晚或晚上最嚴重,並可能在深夜或清晨時減輕。如果患者的症狀持續時間很長,或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建議諮詢醫生或照護人員尋求幫助。

如何判斷失智症患者的行為是黃昏症候群還是其他問題?

要區分黃昏症候群和其他問題,可以觀察患者的行為模式,是否主要集中在傍晚或夜晚,以及是否與其他症狀有關聯。例如,如果患者在白天表現良好,但到了傍晚就變得焦躁不安、攻擊性,且同時伴隨睡眠障礙、焦慮或幻覺,則可能為黃昏症候群。如果患者的行為變化沒有明顯的時間規律,或伴隨其他症狀,例如突然的意識障礙、肢體麻木、言語不清等,則可能是其他問題,建議諮詢醫生或照護人員進行評估。

黃昏症候群會隨著失智症的惡化而加重嗎?

是的,黃昏症候群可能會隨著失智症的惡化而加重。當失智症患者的認知功能下降,他們更容易出現生理時鐘紊亂、睡眠障礙、環境適應困難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加劇黃昏症候群的發生。因此,在失智症的照護過程中,應特別注意患者在傍晚和夜晚的行為變化,並採取適當的措施,以減輕患者的痛苦,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質。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